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别让“剩菜盲盒”陷入安全盲区

  最近出现了一种叫“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对于“剩菜盲盒”,有人低价捡漏,也有人不幸踩雷。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称,“剩菜盲盒”存隐患,切忌盲目消费。(8月2日《工人日报》)

  “剩菜盲盒”其实是销售处理“临期食品”的变种,只不过引入“盲盒”一词自带的未知惊喜属性,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趣味性与吸引力。理论上来说,临期食品销售处理,既减轻商家的库存积压,避免食物浪费,又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确实算是一举多得。

  然而,在特别低价的刺激下,加之盲盒的随机属性,“剩菜盲盒”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消费侵权问题的多发区。而“剩菜盲盒”主要集中在烘焙类糕点以及部分咖啡饮料、熟食、便捷式快餐等,确保食品在流通、贮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食品销售花样无论如何翻新,都须以食品安全为前提。

  “剩菜盲盒”经营,必要的规范与监管须跟上,避免沦为食安的盲区。首先,尽快完善临期食品流通方面的法规,使临期食品的流通符合安全条件,并遵循严格的程序。其次,实行临期食品流通销售渠道的严格管控制度。除了实体食品经营企业可以按规定处理自身正常经营产生的临期食品之外,任何商家未经批准都不得经营回收再销售临期食品业务,包括代理销售。要实行严格的资质准入制度,保证渠道的专业性、可靠性。

  在相关法规健全之前,像“剩菜盲盒”之类的线上临期食品销售应受到限制,防止一些电商不顾食品安全,一味花式营销临期食品。如,《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第五条明确规定,不具备保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条件的食品、化妆品不应当以盲盒形式销售。对此,应当督促落实。此外,消费者亦当理性消费,别为“盲盒”之类的噱头所迷惑。      (木须虫)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专题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6版: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第A7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第A8版: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拿出“干货”,助民企轻装上阵
收费有标准,充电更规范
画外话共享充电宝要共享便利
博物馆讲解乱象,须多方求解
带薪休假,关键在落实
惩治“低头族”,织紧安全线
9亿建公园何以“建了个寂寞”
年轻人为何热衷打卡菜市场
别让“剩菜盲盒”陷入安全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