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观察
国内ADC(抗体偶联药物)龙头企业科伦博泰成功登陆港交所、医药外包服务行业(CXO)龙头企业药明生物拟分拆药明合联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与映恩生物达成临床前ADC药物的授权合作……近日,ADC赛道颇为火热,其被形象称为一颗打向肿瘤癌细胞的定向“子弹”,吸引上市公司争相加码布局。有分析指出,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6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30.0%。不过,ADC类药物在研企业众多,赛道日益拥挤,未来上市后有可能出现激烈价格战、降价超预期,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
科伦博泰股价累计涨超8% 业绩仍亏损
ADC领域上市公司迎来“新面孔”。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博泰”)于7月11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募集资金总额约12.59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近两年来医疗健康领域募资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从上市至7月17日的四个交易日里,该股股价累计上涨8.91%。
科伦博泰是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生物技术药物及创新小分子药物的研发、生产、商业化及国际合作。据公开资料显示,科伦博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DC(抗体偶联药物,由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药物(即毒素偶联而形成)平台,其最受市场关注的无疑是近来与默沙东在ADC领域里开展的多项合作,2022年以来,科伦博泰与默沙东签订了3项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9项ADC资产的许可及合作协议,前期及里程碑付款合共高达118亿美元。
从科伦博泰的业绩来看,据其招股书显示, 2021年和2022年两年分别亏损8.9亿元和6.16亿元;同期研发开支为7.28亿元和8.46亿元。
ADC(抗体偶联药物)是什么?业内将其形象地比喻为一颗打向肿瘤癌细胞的定向“子弹”, 只有进入癌细胞中才释放药物,兼顾了化疗药物高效、靶向药物精准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大大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伤害,是目前抗肿瘤治疗热点。
ADC及生物偶联物市场正处于增长拐点
瞄准ADC领域的不仅有科伦博泰,“药名系”资本版面即将迎来一名新成员。近日,医药外包服务行业(CXO)龙头企业药明生物宣布,拟分拆药明合联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决定。分拆交易后,药明合联仍将持续是药明生物的并表子公司。据悉,本次分拆上市的药明合联,是一家专注于从事抗体偶联药物(ADC)等生物偶联药物合同研发生产服务(CDMO)的公司。
“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更是“豪掷”13亿美元加码ADC赛道,其宣布与映恩生物达成一项独家选择权和授权合作协议,百济神州获得一款在研、临床前ADC药物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该药物将用于治疗特定实体瘤患者。
药明生物在公告中指出,ADC及生物偶联物市场正处于增长拐点,分拆公司具有独特的优势,得以紧抓快速增长的全球ADC及生物偶联物市场的机遇。
提醒
未来或出现激烈价格战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ADC的全球市场规模自2017年的1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5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9%,并预计于2021年至2030年仍将以31.2%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预期于2030年达到638亿美元。
“ADC类药物已成为抗体药研发的热门方向。”光大证券分析师林小伟指出,由于靶点是将药物导向癌细胞的关键,因此新靶点的发现成为ADC拓展新适应证、获取更大市场空间的关键。不过,该类药物的研发有同质化倾向,未来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需要开发出更多新靶点,实现扩大适应证的范围或提升已有适应证的疗效,同时针对成熟靶点,也可以考虑开发差异化的适应证,拓宽药物分析的临床应用范围。
林小伟提醒,ADC类药物创新性较强,特别是新靶点、新毒素小分子等改进思路有失败的风险,而进行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的过程也有可能低于预期;此外,ADC类药物在研企业众多,赛道日益拥挤,未来上市后有可能出现激烈价格战、降价超预期,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