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摸一下荔枝的外壳是什么样的呀?”
“凹凸不平的……”
“那荔枝是什么味道的呢?”
“甜滋滋的……”
这是广州市启明学校的小学语文课上,邝敏慧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水果的场景。邝敏慧出身于教育世家,她的外公、父母、舅舅舅母都是老师。自幼耳濡目染,父母为视障教育倾注毕生心血,她受此影响也走上了三尺讲台。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付出,她用心中的光明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让孩子们懂得,六点盲文一样可以谱写精彩人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力突降 她从普教转向盲教 继承父母衣钵
邝敏慧一毕业就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但不幸的是她生完孩子后,视力突降为0.04,戴上眼镜视力也只有0.09。她无法继续在普校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情绪低落。
父母鼓励她来盲校从教,继续教师事业,母亲对她说:“你来盲校,看看这些身残志坚的孩子,就不会自怨自艾。”果不其然,当她来到启明学校后,看着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那一张张渴望求知的脸庞,这种旺盛的求知欲和坚强乐观的精神打动了她,使她重燃斗志。
但是从普教转为盲教并没有那么容易,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及不懂盲文,都是她从教路上的拦路虎。于是,她向从事多年盲校教育的父母求助。母亲告诉她,盲校教育没有捷径,“一生一案”,要静下心来做适合盲童的教育。父亲则交给她一本《中国盲文》,并且让她两个月后用盲文汇报她在启明学校的工作情况。她从父母身上体会到老一辈教师对视障教育的挚爱。于是,她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盲文。
邝敏慧长达36年的从教生涯,有22年都是在启明学校度过。她倾尽自己的所有努力去教这些视障孩子。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补课;她把生活上缺少关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弥补他们缺失的亲情,还捐钱捐物资助学生。
手把手教盲童 一个也不放弃
邝敏慧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一个也不放弃。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不适应校园生活,在课堂上闹情绪,会踢凳子扔东西。有的家长会用粗暴的方法制止,打他或者惩罚他,邝敏慧不赞成这种做法。她的做法是走过去,让孩子先摸摸她的手,等到孩子熟悉后,她再摸摸孩子的头;和孩子说话时不要高高在上,尽量保持同一高度,面对面交流,给他们安全感,直到孩子接纳她,再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邝敏慧说,视障教育更需要教师静下心来,用心灵来教育。“我们常说,盲校的教室就是老师的运动场。普校教一年级学生学习分辨左右手,只需老师演示一次,学生就能明白。但是在盲校,因为盲童看不见,只能由老师把孩子们的小手举起来,告诉他们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邝敏慧补充说,教一年级的老师是盲校所有年级中最辛苦的老师,因为盲童有视觉障碍,需要老师手把手一个个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重复下去。
和邝敏慧搭档多年的小学数学老师赖燕萍,讲到邝敏慧就滔滔不绝,她说,邝老师一直在默默地工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她是启明学校广大老师的一个缩影,也是突出代表,“邝老师传承了父母身上的精神,有教无类,从没放弃过任何一个孩子。从一年级教起,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补课,批改作业到凌晨。”赖燕萍说,邝老师是心中有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她给了学生们妈妈般的爱
邝敏慧曾经的一个学生小芬(化名),自幼失去双亲,来到启明学校后把邝老师当成自己的妈妈。她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弄出很大声响,如使劲拍门,大喊大叫,直到邝老师来到她身边,她才能安静下来。她经常对邝敏慧说:“您要是我的妈妈该多好呀!”去年,小芬联系上邝敏慧,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小芬说:“以前您给了我妈妈般的爱,如今我也要当妈妈了。”邝敏慧很是欣慰。
晨晨(化名)有孤独症,不理睬别人,邝敏慧努力引导他从不理睬任何人到接纳她。邝敏慧先让晨晨触摸老师的手,让晨晨熟悉老师后,再轻抚晨晨的头,让晨晨逐渐解除防备心理,相信老师。邝敏慧和晨晨说话时,会蹲下来,尽量和晨晨保持同一高度,而不是高高在上,从而让孩子有安全感。渐渐地,晨晨看到邝敏慧教别的孩子学习,甚至会“吃醋”。但是邝敏慧对此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很开心,这说明晨晨开始接纳她了,她借此契机开始教晨晨学习。如今,晨晨已考入郑州的一所专科院校。
还有一位学生,已从长春大学硕士毕业,回校看望老师时,发现邝敏慧还像以前一样摸摸学生的头,“邝老师还和以前一样,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学生说。
自制教具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视障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因为孩子们失去视觉功能,更需要老师调动孩子的听觉、触觉、味觉、肤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例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中的“渐渐”一词,盲童很难理解。于是邝敏慧自制了道具,在瓶子里装一些水,让孩子把手指伸进去,然后她不断往里面加入石头,让孩子感受水面上升的过程,以此来理解“渐渐”一词。邝敏慧利用教学道具,让抽象的词语立马变得立体生动可感知。
在教《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邝敏慧请美工蔡老师用纸折蝌蚪长成青蛙的各阶段图,让孩子们通过用手触摸教具的方式来感受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她还将衣服披在身上来给孩子们解释“披”的含义。
在讲《岭南水果》一课时,邝敏慧买来荔枝、香蕉、龙眼等水果,让学生去摸不同水果的大小、形状、外皮,再分别闻它们的气味,剥开壳后尝上一口,分别是什么味道,最后引导孩子从水果的外形、气味、味道去介绍不同水果的特点。
注重细节 因材施教
曾和邝敏慧搭档教学的小学数学老师时琴告诉记者,邝老师工作非常认真负责,虽然她的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但是从来不会有一丝懈怠,同事们都喜欢和邝老师搭档教学。之前有人给学校捐赠了一批盲纸,老师们就拿这些纸奖励孩子们。但邝敏慧看到盲纸后,用手捏了捏,说她要去再买些盲纸。时琴不解地问:“这里不是有很多吗?”邝敏慧回答:“这些纸太厚了,孩子们写起来很累。我去买些薄一点的,方便孩子们使用。”时琴说,这个细节带给她很深的感触,她从中看到邝敏慧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真心为孩子们着想。
邝敏慧认为教育没有口号,孩子们需要什么,老师就提供什么,不局限于物质层面,精神内核同样重要,尽老师的最大努力去帮助、陪伴他们成长,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她还强调,教育不是替代,而是引导。
邝敏慧用她心中的光明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以润物细无声的鼓励,让孩子们懂得,六点盲文一样可以谱写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