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以“热作发展好 世界会更好”为主题的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暨第七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在广东茂名召开。(5月21日《广州日报》)
蝉鸣荔红时节,好风凭借力。细数本次大会亮点,发布十大热带作物重大技术成果、展示热作产业国际合作案例、进行国际热作科企对话会、签约热带农业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吸纳重要国际资源,向外展示广东热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首次热作产业国际盛会落地广东,既肯定了广东热作农产的先天禀赋和岭南农人的辛勤耕耘,也借此东风,让热作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迈向新的阶段。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作为我国热带亚热带作物主产区之一,荔枝、龙眼等特色热作农产是广东重要的土特产。发展荔枝产业,技术、市场都有潜力可挖。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如何把凝结一方水土、承载地域形象的“土特产”做大做强,绘就农业丰收“丰景”,是当前的重要考题。
写好“土特产”文章,需要依托乡土资源。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不同的自然禀赋,滋养不同的物产。作为我国主要的热作农产区,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土”的资源。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热作一产产值高达1071亿元,热区水果产值613亿元,百万果农从中得到了实惠。在荔枝、龙眼成为富民兴村重要产业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沉香、化橘红等更多“土”的资源,充分盘活热区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地方风情、文化习俗,拓宽“土”的资源范围。
写好“土特产”文章,需要找准地域特色。“特”讲究的是“错峰头”“独一份”“叫得响”。近年来,庄行蜜梨、丹东草莓、金山蟠桃等众多地理标识产品进入大众视野,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为热作农产放大“特”的优势提供了思路。结合地域风貌、人文特色,着力创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增加热作产品的附加值和边际效应,形成一批有金字招牌的独特产品,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化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
写好“土特产”文章,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讲究系统化、集群化、市场化。进一步优化热作农产品种结构,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聚焦精深加工领域,延伸“产”的链条,促进产业全链条升级。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整合不同区域既有资源,借力文旅等第三产业平台,推动热作产业出圈出海。目前,广东正在深入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从市场端发力,推动热作农产出口“步步高”。
写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小农产亦有大能量,亦能登上大舞台。为此,不妨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善用巧力,让特色产业发展越来越稳,让国际合作越来越深,让丰收盛景越绘越美。 (庹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