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 通讯员钟雁晴)昨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很多人会疑惑:明明“迈开腿管住嘴”了,却还有些顽固脂肪减不掉?
日前,一项发表于《自然—代谢》的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你的静息代谢有关,即你在休息状态下消耗的能量。
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John Roger Speakman院士领导的国际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成年人的总能量消耗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男性下降了7.7%,女性下降了5.4%。而总能量消耗水平的下降可能与人体的静息代谢下降有关。
该研究成果通过使用稳定同位素双重标记水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接测量能量需求的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肥胖流行的原因,并以更科学的措施来预防、治疗肥胖症。
在该研究中,Speakman院士领导的国际团队,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领导下,建立了基于“双标水”数据的国际数据库,该数据库覆盖了来自100多项研究的近一万例检测数据。Speakman教授带领国际团队基于“双标水”技术的精确检测方法,分析数据库发现,欧美人群总能量代谢水平的下降,与静息代谢和体力活动能量代谢水平的变化有关。
静息代谢水平是指人体在静止状态下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而人们在走路、吃饭、运动等日常活动方面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则为体力活动能量代谢水平,两者构成了人体总能量代谢的主要部分。
该研究结果表明,欧美成年人的体力活动能量代谢水平略有增加,而静息代谢水平有所减少,研究人员也在对静息代谢相关的大量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后,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在体力活动能量代谢水平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静息代谢水平的下降,会让人体总能量消耗水平下降,更容易引起肥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