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当前,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经过历代领导人的探索和完善,我们党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战略地位、科学内涵、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思路举措的系统性认识。共同富裕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进,契合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具体问题的规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特质。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践特点。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地将积贫积弱的中国推向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方位中的共同富裕,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后发赶超型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人人有份、共同享有的共同富裕,是程度上有高有低、时间上有先有后的共同富裕。这些内涵和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践特色。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特性。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共同富裕思想渊源,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就提出了“大同”“小康”概念和“上下俱富”“惟齐非齐”主张,法家学派阐述过“贫富有度”“令贫者富,富者贫”“论其税赋以均贫富”的观点,墨家学派和道家学派也从各自角度提出了“分财不敢不均”“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均平”思想。这些丰富的思想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共同富裕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特性的彰显和弘扬。
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了现代化的中国式理念。共同富裕锚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以“全体人民”为主体对象,以“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多层次的现实需求为现实基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为前提条件。其超越了以“物的逻辑”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发展理念,深刻擘画出以“人的逻辑”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图景,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了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在殖民掠夺和资本宰制基础上的现代化,是建立在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痛苦基础上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辛勤劳动和互帮互助为原则,通过“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的确立,充分肯定了劳动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在实践中进一步形成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深刻认识,凸显了劳动的丰富性和人的价值的全面性,为更多人致富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动力的内生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彻底摒弃,是人的对象力量的全面回归,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特征。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带领全体人民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初心使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共同富裕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从改善民生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深刻表明,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作者王晓丽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元丰系广州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