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莫让“浪子回头”沾染“铜臭”

  热评

  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搜索“刑满释放”,会看到许多自述刑满释放的博主,用短视频或者直播进行分享和创作。有业内人士总结认为,一个新流量赛道悄然出现——运营个人账号的刑满释放人员共同踩出一条“浪子回头励志网红”的新赛道。(1月17日《北京青年报》)

  晒出《释放证明书》、讲述自己的特殊经历,刑满释放人员在镜头前坦诚自己的过错,以己为鉴,呼吁众人遵纪守法,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起到警示他人的效果。然而,此举是否励志,那就见仁见智。

  不可否认,刑释人员尝试主播等新兴职业,不失为选择之一。但如果将“刑满释放”当噱头,恐怕只是拿捏住部分观众的心理——上演“浪子回头”的现实戏码罢了。况且,有些浪子前一句说着“不要施舍”,后一句就接上“请点赞关注”,底下还有一个购物链接,这是励志,还是生意,尽在不言中。

  说到底,有人热衷于打造另类的“励志网红”,本质上还是“审丑”亚文化在作祟。它撩动的是猎奇心态,迎合的是平台算法,试探的却是社会认知底线。虽然网络主播目前没有从业限制,但其职业自带的公共属性,也意味着从业者更需重视价值导向。诚然,“浪子回头金不换”值得尊重与肯定,但若是刻意用“浪子回头”来“换金”,这一导向就值得商榷及警惕。在《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中也提到,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网络直播平台在主播和嘉宾选用上要严格把关,坚持把政治素养、道德品行、艺术水准、社会评价作为选用标准。”可见,利用“刑满释放”这一标签来打造网红,是在打擦边球。

  当流量退潮,谁在投机取巧一眼便知。眼下,在经过媒体曝光后,各短视频平台上加大了相关审核力度,“网红浪子”肉眼可见地变少了。毕竟,想把“刑满释放”作为流量密码,开进的不一定是新赛道,有可能是死胡同。此外,平台也要谨防矫枉过正,对于那些守法守规从事网络直播的刑满释放人员,应予以支持和鼓励。               (陈文杰)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新春走基层 品味广州年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品味广州年
   第A9版:品味广州年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视觉
   第A16版:文娱·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投入保障,让疫情防控底气更足
“特”字当头,打造中小企业“联合舰队”
保护“未阳”老人
理性消费,过个绿色低碳年
以好体验吸引患者“云就医”
边角料食品勿留安全死角
祛除“唯论文”,评出好教师
莫让“浪子回头”沾染“铜臭”
岂容刷出来的好评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