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而“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阐述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遥相呼应,体现了“以我为主”的战略思维和战略主动,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现阶段,我国既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畅通要素流通,持续保持经济发展活力,更要增收入促消费,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中,前者是实现基础和手段,后者是目标,二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稳固共富成果。

  畅通要素流通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压力加大、大国博弈日益白热化、疫情冲击整体经济的大环境下,海外局势充满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低贸易、低投资、高债务、高通胀、高风险的“三低三高”态势。这些态势可能会延续一段时期,不是短期现象。此时一定要更强调激活国内经济增长动力,着手挖掘国内市场。国内大循环实现高水平顺畅循环,关键是要有自己内生的动力体系,以应对各种外生冲击和内生风险。我国国内大循环的可靠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在消费层面,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消费端一旦崛起,将有效拉动生产端,有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会更加牢靠。

  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表现在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上,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这种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一方面表现在主要利用自己的市场和要素,而不是依赖别人进行自主创新,以形成现代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表现在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来提质增效,促进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在开放中参与全球创新链合作,在合作中实现高水平自主创新。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产业等各类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打造强大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不仅可以避免重蹈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空心化的覆辙,而且可以重塑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优势,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借助产业转移和能级提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终极目标,亦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逻辑起点。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成效是缩小差距,包括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不平衡。面对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是缩小区域差距、协调区域发展的历史选择。

  共同富裕直接表现为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但收入能否转化为针对消费需求的有效购买力,进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还与经济供需平衡状态相关,这是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基础。共同富裕不仅是分配层面的公平,而且是生产层面的均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必然需要各要素资源在各区域之间实现高效循环流通,否则就会出现要素资源过度聚集在某个区域内,导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生更大的发展鸿沟,最终与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进区域间的融通,畅通经济良性循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实现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必然要求我国有一个更加强大、更有韧性的内需市场,来实现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从经济学角度看,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背后实际上是储蓄行为,储蓄行为背后是分配体系和社会安全网的构建。中国提振内需,不仅仅是促进消费、扩大投资,更是从本质上围绕收入分配体系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扩大内需离不开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同时,撬动社会资本,释放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和国有经济的活力;尽可能稳定住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积极拓展信息、绿色等新型消费,推动部分投资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消费。

  国内大循环下构建高效自主的内生动力体系,对于提升创新能力、畅通要素流通、助力共同富裕尤为重要。关键产业实现“以我为主”,就是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挥企业、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进度,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解决产业链安全和可靠性的问题,一是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二要通过铸就“长板”来提升与国际产业链的嵌入程度,不能轻易被甩开;三要形成“N+1”的多样化供应链组合,要有可替代的供应商;四是建立高效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必要之举,也是在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必须加快实施的重要举措。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仍需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以核心城市圈层为牵引,形成大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形成适应新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和组织动员优势,持续打造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市场制度规则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商品和服务市场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推动国内市场高效联通,打通从市场效率提升到劳动生产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市场主体壮大、供给质量提高、需求优化升级的通道,从而构建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机制,形成高效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最终实现社会生产、消费等各类要素畅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本文系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专题研究项目“广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研究”(GD22TW06-08)阶段性成果。邹新月系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矫萍系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教授】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2023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4版:2023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5版:2023广州两会·特别关注
   第A6版:2023广州两会·热话题
   第A7版:2023广州两会·民生实事
   第A8版:2023广州两会·锚定高质量发展
   第A9版:2023广州两会·锚定高质量发展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产业·医药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文创·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生机活力的三个维度
心怀国之大者,涵养“政治三力”
“小店主”的笑是经济的妙
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