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非遗故事会”昨日举行

广州非遗市级项目达216项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素芹)“广州非遗故事会”昨日下午在广州举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管一级调研员陈泽华介绍了广州市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情况。近年来,广州市不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水平,努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逐步走出具有保护有力、传承有序、管理有规、融合有度特点的广州非遗保护之路。

  广州非遗各项数据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近年来,广州扎实抓好基础性工作。

  一是基层非遗保护工作得到质的提升。近年来,基层非遗的机构、人员、经费等问题得到全面好转,均建立起非遗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绝大部分区均挂牌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尤其是荔湾区成立了独立的非遗保护中心。各区因地制宜,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特点,推动本区域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是制度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近年来,先后出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批重要的规章和政策文件,逐步实现非遗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

  三是非遗名录体系进一步丰富。至今广州已开展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工作,现有市级项目216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项目21项、省级项目95项。各项数据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四是非遗保护阵地得到全面拓展。广州市非遗展示中心即将开放,这里将成为广州乃至大湾区的文化新地标,各区非遗馆也将陆续建成。先后建设两个省级文化保护实验区,不断加强文化遗产整体保护。通过非遗“五在”工程(在景区、在博物馆、在校园、在商场、在社区),全面提升非遗可见度。广州市的案例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案例,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年双入选。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

  一方面是推动非遗聚集发展。2020年8月,广州设立首个非遗聚集区——永庆坊非遗街区;2022年6月,北京路非遗街区开街;11月,从化区认定了广州市首个非遗工坊——百匠园非遗工坊,这也是广州市首个以“非遗+乡村振兴”为核心内容的非遗聚集区。同时设立了21个非遗工作站,探索非遗跨界合作有效路径。通过这些平台建设,培育更多的“非遗+”新业态,促进广州非遗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是推动非遗服务当代生活。全面启动广州非遗活化利用工程,在广州塔“岭南之窗”长期举办非遗展览,使游客直观感受岭南文化独特魅力。粤剧电影《南越宫词》斩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为戏迷提供精神盛宴。“广州老城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成功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12条线路,开展广绣图像传播、广式家具余料利用、珠江游船非遗巡展等,让非遗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非遗故事会 各有各精彩

  在这场非遗故事会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人类非遗代表作古琴艺术(岭南派)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广州塔党总支副书记、“岭南之窗”非遗展览统筹负责人李明华,广州市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苏志均,国家二级演员、广州粤剧院红豆粤剧团副团长陈振江分享了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心得。

  琴以修身。谢东笑表示:“通过习琴不断完善自己,自己的不断完善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家里人,继续扩大就可以影响到朋友圈,甚至社会、甚至众生。回过头来落在实处,就是先做好自己、琴以修身。”

  谭广辉早年是因为生存需要从事手工艺制作行业,后来则是对广彩艺术的热爱,让他在广彩这一行一做就是40多年。广彩的传承是他近年来的工作重心。“在传承教学方面,我积极投身‘非遗进校园’的教学中。2015年在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率先实行双导师新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广彩年轻的传承人。现在有部分毕业生已走入社会,其中一位徒弟带着技艺到了上海,开办个人工作室传播广彩,在异地吸引更多的人成为彩瓷爱好者,增强对广州彩瓷的认识和追捧。”

  近年来,赵伟斌参与了不少跨界文艺作品,如舞剧《醒·狮》、动漫电影《雄狮少年》的幕后工作,在他看来,作为非遗传承人,传承固为重要,传播也很重要。“一名合格的传承人,也应该承担起非遗传播者的重任。媒体、网络平台是很好的传播渠道,科技、文创是重要的传播手段,守正创新、跨界融合出新出彩是非遗作品‘火出圈’的实践路径。”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专题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穗月留声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2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ZSA12版:中山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专页
   第SS3版:专页
   第SS4版:时光计
   第T1版:我们的故事
   第T5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6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7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8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9版:70新火相传·七秩正芳华,千里不辞远
   第T10版:70新火相传·铭刻时代,笔抒强音
   第T11版:70新火相传·重大主题,守正创新
   第T12版:70新火相传·党史学习,出新出彩
   第T13版:70新火相传·脱贫攻坚,三味烹鲜
   第T14版:70新火相传·生日祝福,唱给祖国
   第T15版:70新火相传·南山战疫,口述实录
   第T16版:70新火相传·美好家园,共同守护
   第T17版:70新火相传·春天故事,我们抒写
   第T18版:70新火相传·大咖们的生日祝福
   第T19版:70新火相传·大咖们的生日祝福
   第T20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1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2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3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4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5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6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7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8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29版:70新火相传·新广州
   第T30版:70新火相传·报与城市,同向而行
   第T31版:70新火相传·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第T32版:70新火相传·凯风自南,南沙腾飞
   第T33版:70新火相传·湾区长卷,记录足音
   第T34版:70新火相传·云上广交,全国联动
   第T35版:70新火相传·粤韵悠长,文明探源
   第T36版:70新火相传·探访小队,探秘广州
   第T37版:70新火相传·广州过年,“一把”理由
   第T38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39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0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1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2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3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4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5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6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7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8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49版:70新火相传·新辉煌
   第T50版:70新火相传·敢为人先,引领风潮
   第T51版:70新火相传·傲立潮头,求新求变
   第T52版:70新火相传·思想引领,凝聚力量
   第T53版:70新火相传·厚报时代,新闻大餐
   第T54版:70新火相传·行走乾坤,放眼寰宇
   第T55版:70新火相传·大城大报,大义大爱
   第T56版:70新火相传·百姓知情,天下太平
   第T57版:70新火相传·凡人微光,动情书写
   第T58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59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60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61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62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63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64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65版:70新火相传·新征程
   第T66版:70新火相传·巨舰擎梦,蹈浪涛头
   第T67版:70新火相传·融媒矩阵,传播聚力
   第T68版:70新火相传·品牌价值,持续领跑
   第T69版:70新火相传·新花城里,多元多彩
   第T70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71版:70新火相传·统筹发力,一体生产
   第T72版:70新火相传·健康有约,贴心帮手
   第T73版:70新火相传·广报策展,融媒跨界
   第T74版:70新火相传·GDI智库,深耕数据
   第T75版:70新火相传·影像之美,看G视频
   第T76版:70新火相传·一江四点,擘画蓝图
   第T77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78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79版:70新火相传·筑梦有我
   第T80版:70新火相传·同舟共济 同心抗疫
抢机遇 拼经济 抓发展
广州非遗市级项目达216项
《广州日报》推出“30秒天际线挑战”互动游戏
广州法院发出首份《当事人本人到庭令》
从重处罚涉未成年人有组织犯罪 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