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嘉许礼暨分享会近日在香港举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会上表示,该计划自去年推出以来,吸引400多家企业提供职位空缺,涵盖不同行业,入职青年已超过1000人,参与企业及青年对计划都有不错的评价。(12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将时间齿轮往回拨,不论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才贵宽,还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识才不易,都印证了人才不易得是一亘古难题。在这一背景下,不少地区和城市着力创设条件、引才留才,以求破解人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困局,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例如,北京支持高校创建22家高精尖创新中心,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青岛构建人才引育留用机制,规范人才留用体系。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正是香港适时推出的人才扶持计划。该计划发布自2021年1月,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有业务的企业,聘请及派驻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并对人才给予相应补贴。比如,通过就业计划获聘的毕业生可获每月1万港元、最长18个月的津贴,并可获不低于1.8万港元的月薪。由此可见,这一计划其实是一场“地利”与“人和”的双向奔赴,因地域发展馈赠机遇,由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供指引。
对港澳青年来说,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可以拓宽自身视野,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在时代发展大舞台上一展所长。对粤港澳大湾区来说,人才是第一资源,灵活配置人力资源,有利于缓解青年就业现状,同时为湾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发展动能。
如果说“吸引人”是基本操作,那么“拴住心”则是进阶要求。“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创造了可能性与条件,但要谋求长久发展则需要进一步稳固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古语有云:“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对待人才亦应如是。扬长避短,量才而用,在吸引的基础上用好用活人才,探索人力资本的最优效益,才能奏响港澳青年与湾区同频发展的双重乐章。(庹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