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提灯而往 逆行追光

  广言快评

  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他们是“追光者”。

  抗疫中,有这样一群人:在防护服层层包裹之下,大家可能认不清他们的面容,但却看得见他们的行动——在管控区,他们爬楼入户排查,耐心细致;在核酸采样点,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尽心竭力;在疫情重点区域,他们与病毒打照面,无畏险阻;在隔离点,他们关爱隔离人员,嘘寒问暖……他们中,有夫妻比翼齐飞,有一家老小上阵,有长者发挥余热,尽管性别不同、年龄各异、职业有别,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作为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440万人的广州,自2020年初以来,每当疫情来袭,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奉献在线,“红马甲”与“白大褂”同框,成为抗疫战场最常见、最动人的场景。“××核酸采样点需要支援,谁有时间?”志愿服务微信群主的一声吆喝,“我有时间”“我马上来”……“接龙”信息响个不停,志愿人员迅速集结到位。“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我是外地人,来广州后得到很多关怀和照顾,有需要的时候应该冲上去”“反正开不了档口,就过来做志愿者”……一句句大白话,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彰显广州志愿者实干又低调。

  穿上防护服,忙碌几个小时,憋得喘不过气来;手提肩扛物资爬楼,累得汗流浃背、双腿发软;每天面对众多服务对象,有时难免遭遇“不被理解”;在疫情重点区域里值守,心里偶尔也会忐忑……他们没有抱怨,更没有退缩,因为他们是志愿者、追光者,他们给了这座城市战胜疫情的光亮和力量。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人人应为。我们钦佩、感激他们,也可以靠近、成为他们,通过不同形式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中,让那一抹“志愿红”更加娇艳。(广言)

 
     标题导航
海珠康鹭片区垃圾清运环卫工:做好防护、消杀到位就不怕~~~
从中山奔赴广州抗疫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吴琼君:~~~
南沙“尖刀班”在管控区住帐篷:打伞睡觉、手机照明~~~
~~~
肿瘤患者转运专车穿行管控区~~~
收到一份“意料之外”的爱心蔬菜包~~~
番禺区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的首个清晨~~~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同舟共济 同心抗疫
   第A5版:同舟共济 同心抗疫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深度
半天处理垃圾超50袋
人需要相互支撑
“志愿者和群众是同一条战壕里的”
提灯而往 逆行追光
3天服务超200人次
他捐出480瓶水和4万个口罩
道路忙起来 人气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