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息时报记者段余乐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凯珅
疫情防控给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情绪。为此,广州市专门组建了心理咨询团队,入驻重点管控区域和隔离酒店开展心理疏导。年近50的吴琼君就是18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中的一员。
慢声细语,是吴琼君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在抗疫这件事上,她却是“先斩后奏”。吴琼君家在中山,曾经在广州读过书,因此对广州有着特殊的感情。得知管控区内市民急需心理咨询服务时,她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毅然报了名。11月10日,她从中山来到广州,直奔管控区。
现在,在大塘片区南洲桥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临时办公的吴琼君,负责公益免费心理咨询工作(下图)。她每天早晨7点到岗,晚上9点多才能结束工作,入驻至今,粗略统计已接到百余次电话咨询。更多的咨询来自大塘片区各网格微信群,这也让她不得不盯紧手机,生怕遗漏。此外,吴琼君时刻更新自己的电话干预“清单”——清单上既有空巢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也有因为疫情因为导致情绪出现波动的居民,她会提醒自己定期主动打电话进行心理疏导。
“我的年龄和经历往往成为我提供心理服务的优势。”当有突发情况的孕妇打来电话时,吴琼君用过来人的经历耐心交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很多人其实只需要说说话,心里就会舒服很多。”
在心理服务过程中,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打电话来求助的一对夫妇,当时,老公在电话那头边哭边说宁愿老婆的痛苦全部由他承受,“其实我也很感动,这就是人性和感情啊!”“疫情期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需要心理疏导,我就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别,人都需要一束光,更需要互相的一种支撑。”吴琼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