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读懂广州:城市的底色始终是历史文化的记忆、百姓的乡愁

《粤韵周刊》是这样炼成的

工作中的读懂广州工作室成员们。
《粤韵周刊》经典版面。
《粤韵周刊》经典版面。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广州日报自2022年1月起推出《读懂广州·粤韵周刊》专版,同步在新媒体平台开设《读懂广州》专栏,把办好《粤韵周刊》等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部分,进一步解答好岭南文化起源、形成、发展以及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历史问题,让更多人对这一历史发展进程有清晰的认识;也让更多的海内外人士了解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粤韵周刊》甫一推出就广受好评,成为广州日报2022年度的明星产品。

  专题统筹/王晓云、赵亦平

  文/广州日报读懂广州工作室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知锋

  惊艳亮相

  《粤韵周刊》犹如生长在南国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甫一面世,就惊艳世人——

  同行纷纷关注并转载,社会各界予以好评,境外传播热度持续提升。迄今刊发的41期《粤韵周刊》仅在广州日报两端两微总阅读量就接近800万,全端口阅读总量超过千万。中国香港《星岛日报》(海外版),中国澳门《焦点报》及《澳门日报》APP、《华人头条》APP、《莲花时报》APP等媒体纷纷转载;巴西的10家媒体机构、中国驻法国里昂领事馆等也转载了《粤韵周刊》粤菜相关内容。

  《粤韵周刊》每周一期,每期一个单独的主题,均跨版制作。文本写作上,历史为体、新闻为表,内容贯穿古今,既要讲究严谨性,又不失故事性,既有宏观大视野下的精微观察,又有远近景的细节刻画,既有事件叙述,又有人物白描。

  《粤韵周刊》最终要立体展现的,是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历史性、发展性、人文性和趣味性。

  为了保证《粤韵周刊》质量,报社专门成立读懂广州工作室,从各部门先后抽调记者,并由专门的编辑负责版面编排,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较为资深、身经百战的新闻工作者。

  “谈‘韵’色变”

  如果将《粤韵周刊》比作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粤式文化大餐,那么,读懂广州工作室的成员就是专门烹饪这道大餐的“各路人马”,他们各司其职、各施所长,为这道文化大餐殚精竭虑、勉力而为。

  首先是确定选题,若以制作这道粤式文化大餐的工序而论,就好比为落“订单”。读懂广州工作室的记者接到“订单”后,当务之急就是去采购生猛“食材”。这如同烹制一道上佳粤菜,新鲜食材必不可少,工作室的记者也就理所当然被视作是“采购新鲜食材”的一把好手。

  事实上,工作室的记者虽然都是从业了十几二十年的“老记”,但过往经验如同烹饪家常小菜,若用在采写《粤韵周刊》上,却有可能捉襟见肘,道理就如同厨师烹饪大餐,绝非易事。

  据说报社许多人“谈‘韵’色变”。首先是“采购食材”(采写)难度大。有些部门的跑线记者负责撰写的稿件,都要经过三番四次的大幅修改,让大家望而生畏。哪怕是工作室的成员,每次接到《粤韵周刊》选题时,都如临大考,如履薄冰地面对“行不行”的灵魂拷问。

  广州,大至云山珠水,小至一条街巷,每一棵草木,每一个门牌,都镌刻着漫长厚重的历史。要读懂广州2000多年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内涵,多少时间都不嫌多,更遑论两三周内就要完成一篇8000字的高质量报道。有人开玩笑说:“以这样的长度,这样的密度,稿件的质量能不能保证?”事后证明,个别稿件甚至花数月时间才完工。

  如琢如磨

  可以这样说,《粤韵周刊》每一条稿件都是“磨”出来的——每一篇稿件都要求必须是精品,都要被同一把尺子衡量。初稿、一稿、二稿……未达到这一高度的,全部被打回头,反复多次各种修改,直到“过关”为止。

  为了能让稿件早日“过关”,工作室成员以严谨治学的态度,查阅史料典籍,实地走访,采访有关专家学者——一篇稿件查阅十几万字的资料是等闲事;找三位以上专家对同一史实进行问答、比对观点是等闲事;稿件历经打磨、几易其稿,乃至三番五次推倒重来也是等闲事。直到清样前,大家仍在字斟句酌、核对细节、推敲史实,更是家常便饭。

  记者倪明、张忠安、刘幸都分头负责采写过“三雕”——牙雕、玉雕、木雕,恰恰这三种以广州为代表的具有岭南传统文化特色的雕刻工艺,从原料制作直至作品形成,统统都要历经极其苛刻的打磨过程。对此他们深有体会:撰写文章如同雕刻工艺,打磨过程正是“琢磨成器”的过程。

  倪明与城事部记者杜娟负责采写的“云山珠水广州城 循图溯源两千载”那期文章,十易其稿,四换版式,其中经历的艰辛,付出的汗水,甘苦自知;刘幸与区街部记者何钻莹采写“百年洪拳展英姿 守护家园真男儿”那期文章,曾数次深入白云区寻访洪拳传人,当场拜师学拳,亲身体验洪拳之道,并将之糅进文稿之中,稿件前后更是修改了十五稿。

  可以说,《粤韵周刊》用的是绣花功夫,从内容到编辑到版式多次整合,每期都务求呈现令人眼前一亮的面貌。

  最典型的个案之一是撰写逢源街的那篇稿件,这堪称是一个极其艰难的“磨稿”范例。前期区街部记者吴多已经数易其稿,张忠安接手选题后,经过讨论将文章落脚点从逢源街区其中一条耀华街道扩展到整个行政区域,让文章的整体架构立了起来。随后工作室再邀生活服务部记者曾繁莹撰写其中部分章节,几经碰撞形成初稿后,再经过多次讨论修改,重新优化理顺了文章结构逻辑;编辑编排前夜,稿件再一次进行了大幅修改,修正了部分谬误。如此这般,经过十多次的反复核实、打磨,《逢源街左右逢源 满洲窗映照传奇》的内容和版式才尘埃落定,即将闪亮出街。此时已是深夜两点多,四周万籁俱寂。

  《粤韵周刊》既然是一道文化大餐,各种工序自然少不了。一席佳肴,司厨之功也不可或缺,以此来形容编辑在《粤韵周刊》的作用恰如其分。一篇七八千字的大稿,几十张图片,如何烹饪成一道美味的粤式菜肴?王月华、嵇沈玲两位资深编辑精诚合作,相互补位,每回端出的菜式都能令人食指大动。

  “摆盘”之美也相当重要。美编团队是一个特别团结有战斗力的集体:万新晨、涂晓彬、黄思勤、杨泳海、刘赞文……他们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好创意苦思冥想,大胆创新。

  有的部门同事则如同大厨身边的助手,予以倾力支持。视觉部的同事随叫随到,不辞辛劳地拍摄图片、制作音视频,做着艰难而有益的新尝试。数字编辑部令人惊喜的新媒体作品不断呈现,编辑如沙里淘金一般从内文寻找符合新媒体阅读规律的各种元素,“古道芳踪”一篇的标题就十分吸睛:“没有导航的年代,苏东坡是怎么来到广州‘逛街’的?”让人脑洞大开,点击量瞬间数万。

  读懂广州工作室

  媒体同行纷纷“点赞”

  《粤韵周刊》让读懂广州工作室每一位成员更加理解这座城市——车水马龙、流光溢彩只是现代化城市的妆容,而城市的底色始终是历史文化的记忆、百姓的乡愁。

  倪明在采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曾应枫时,对方勉励她说:“读懂广州,你就读懂了你脚下的这片土地。”

  张忠安的体会是:做好《粤韵周刊》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每当看到读者的留言,他就觉得,方向对路,付出就会有价值。

  8月,刘幸再度到白云区采访,发觉有人仍然记得洪拳一文,听到了赞扬声,他又有了新的感受和收获。

  赞扬之声还来自海外。中国香港《星岛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澳门《焦点报》都在连续转载《粤韵周刊》的内容。前者的读者范围辐射到北美主要城市,当地华人华侨特别是广东籍的读者在读了后,倍感亲切。《星岛日报》和《焦点报》的“老编”们表示:看了《粤韵周刊》的内容后,体会到了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的魅力。《星岛日报》中国区总裁邝景廉先生赞扬《粤韵周刊》:“内容非常优秀!”并为能转载广州日报的版面,向海外推广广府文化感到荣幸。《焦点报》老总范益民先生则表示,未来希望能转载更多《粤韵周刊》的内容,让岭南文化在大湾区唱得更响、传得更广。

  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读懂广州工作室的同事们深深体悟到:广州这座城市的血脉里自始至终都流淌着先锋、自由和热情的血液。也许,《粤韵周刊》只是记录了这座城市一鳞半爪,无法完全展现广州那种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岭南精神和万千气象。但他们始终相信:广州这座城市,永远屹立在时代的光影之中,随同珠江的潮起潮落,不断翻开崭新的篇章。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3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4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5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6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7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际
   第A10版:粤韵周刊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文娱·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粤韵周刊》是这样炼成的
11月1日起我国将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
增城6非遗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白云机场将用APM线连接T1、T2
大石站拟建综合交通枢纽
8号线东延段启动公示或延伸18公里至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