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脱口秀大会》为何“不好笑了”?

  评论员茶座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脱口秀节目,《脱口秀大会5》自开播以来热度不断,但也争议不停。与前几季的相比,本届口碑断崖式下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脱口秀大会》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到第五季才疲态尽显,已实属不易,但是对于观众而言,因为不好笑带来的尴尬感却是实打实的。(9月15日《中国新闻周刊》)

  为何不好笑?不复杂,就是“段子”不好笑了。正如有观众抱怨道,新演员面孔更丰富了,但表演技巧有明显短板,听起来总觉得差点什么;老演员技巧娴熟,却热衷于投机取巧,大量使用“内部梗”。简言之,新人不够“炸”,老人玩“套路”。这对于绝大多数只看个乐子的观众来说,其实也无伤大雅,但对于一个已开始产生审美疲劳的节目来说,恰恰也是致命的。

  显然,节目组也是清楚自身的困境。于是,在节目中开始出现了很多无意义的reaction(反应)镜头,明显是剧本安排的争议操作以及在场外社交平台上有组织的宣发安排……凡此种种,都能看出节目组为了维持热度而作出的各种努力与尝试。但是,节目是越做越长了,广告也越来越多了,可内容却越来越水了。

  感性来说,作为同样走过五季的老观众,我也不愿看到这一行业标杆性节目出现颓势。但理性来看,节目正遭遇的瓶颈,也是行业的缩影之一。

  作为舶来品,脱口秀的本土化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一方面,要警惕脱口秀演员与脱口秀产生异化的现象。近些年脱口秀火了,实力出圈的脱口秀演员收获应有的名利本无可厚非,但过度的曝光和商业活动,也占用了原本属于创作的时间与精力。没时间去观察、也没精力去提炼,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段子不好笑了。脱口秀演员的立身之本,从来都是脱口秀。

  另一方面,对脱口秀尺度的探索,也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冒犯的语言艺术”,脱口秀通过诙谐幽默的言语为大众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提供有益反思。但在当下的群言时代,如何平衡好受众诉求与合理表达,兼顾好“搞笑”与“思考”,这仍是脱口秀需要突破的严肃课题。

  其实,“《脱口秀大会》不那么好笑了”也不要紧,因为依然会有人让脱口秀继续好笑、更加好笑。行业要发展,就不该循规蹈矩、保守前行。敢于创新、挑战传统,不正是脱口秀所追求的吗?正如脱口秀演员周奇墨在夺得上一届“脱口秀大王”时所说,“行业越来越好了,但我还是希望有比《脱口秀大会》更好的节目出现。”当演员们有多个平台、多种方式进行表达时,或许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将不攻自破。

  (陈文杰)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大湾区观察
   第A6版:非凡十年 广州答卷
   第A8版:非凡十年 广州答卷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穗月留声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广东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娱·体育
   第A15版:健康周刊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向高而攀,奋力铸就南沙新篇章
整治电动车安全隐患要“打七寸”
让彩礼回归“礼”性
《脱口秀大会》为何“不好笑了”?
乡村对青年更“香”意味着什么
别让网购毒蛇的悲剧再发生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发展新动能需要更多“创客”
算好“景区免票”这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