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新语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广州要实现全域全民共同富裕,一个重要任务在于今后较长时期内保持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稳中有增。立足于现阶段市情农情,广州需要统筹提高农村居民各项收入,着力提升经营净收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
共同富裕要求大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首先,广州农村居民收入可观,但与城镇居民收入仍有差距。2021年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大城市前列,达到34533元,比上年增长10.4%,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广州实现了连续14年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5: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广州城乡居民收入差额的增幅出现收窄趋势。
其次,农村居民过于倚重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贡献有限。从收入结构看,广州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额比例稳定在70%以上,而经营净收入占比近四年都在12%以内。参照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21年浙江和杭州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比均在24%以上。提高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应是近期广州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力点。
第三,广州农村居民增收渠道还可多方位挖潜。如,东莞农村居民收入高居珠三角榜首,工资性收入占比高,与其村集体经济强大密不可分。近些年中山和佛山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比都在12%以上,这与特色农业发展较好有关。
最后,共同富裕要求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这既需统筹发力又要精准施策。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广州在统筹提高农村居民各项收入时,更需精准发力加快发展高质高效特色农业,提升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的增幅。
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长期以来,广州重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更加重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广州要实现的共同富裕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都应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下降。从2035年远景目标看,广州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以城带乡和以工补农,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尽快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二是更加全面的共同富裕,城乡居民不仅要物质生活富裕,更要追求精神富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其要聚力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领域,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善治,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全面推进乡村各项事业振兴。
三是更为均衡的共同富裕,以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乡村内部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地位,要限制资本无序扩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有效政策弥补市场失灵,帮扶北部镇域、经济弱村和相对贫困群体,促进社会更具包容性发展。
以发展高质高效特色农业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实现广州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要以提高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高质高效特色农业提速发展。
首先,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高起点规划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抓实抓细解决特色产业发展难题的责任担当,推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镇村同建同美。
其次,建实聚集平台,做强总部农业。深挖利用镇村特色资源,建好农业专业镇村、农业产业带、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建实“点-链-带-圈”纵深嵌套的产业聚集平台体系。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引领作用,建强特色农业总部经济。
第三,拓展农业边界,促进城乡融合。以农业功能拓展、链条延伸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的系列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努力把乡村变成城镇居民农旅、体验和康养空间,拉动农村“三块地”增值。做强镇村集体经济,保障村民收益。
第四,赋能特色农业,增强产业韧性。强化特色农业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和经营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步伐,让更多镇村特色农产品能像挂绿荔枝那样享誉市场。创新涉农金融服务,推进种养殖收入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第五,赋能农户经营,提升增收活力。继续优化农村教育、医疗等服务,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致力提高农户内生动力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交易能力。健全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激励引导企业和合作社涌现更多偏向于农户赋能增收的行为。
第六,深化综合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把短板弱项变成长板强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厚植高质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环境,筑牢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经济社会根基。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