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快递怎么收,消费者说了算

张西流

  来论

  临近中秋叠加电商购物节,快递业又迎来一年中的小高峰。在快递业务密集的时间段,如何能让快递送货上门,再度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9月8日《北京青年报》)

  如今,“不告而投”和“懒人快递”现象突出,智能快递柜逐渐变成“甩手柜”,快递员过度依赖快递驿站、智能快递柜,引发纠纷不断。一边是不断攀升的快递派送量,另一边是辛苦奔波但人手短缺的快递小哥,曾经的挨家挨户上门服务难以完全保障,快递“最后100米”难题亟待破解。

  送货上门,既是快递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快递企业的责任所在。换言之,送货上门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至于快递驿站、快递柜等,只是一种补充。当然,必须正视的是,快递行业也有难言之隐。一方面,有些小区禁止快递车辆入内,快递员担心快递车或车内的快递被盗;部分快递单上的门牌号不准确,经常遇到收件人不在家的情况,导致送货效率降低、快递积压,等等。另一方面,居民小区快递代收点和智能快递柜越来越多,快递员只需打个电话告知,收件人可随时自取,既方便了客户,又提高了投递效率。当然,这些都不能成为快递员单方面放弃送货上门的理由。

  快递行业鼓励末端服务的多元化,但这种多元化的前提是,无论选择哪种送件方式,都应当征求收件人的意见。是否送货上门,是否接受快递柜,是否收费,快递员与收件人事先应进行充分协商,并达成共识,充分尊重消费者选择权。

  《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已于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重申“快递企业用智能快递柜投递应征得收件人同意”。邮政部门应督促快递企业,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规定。如今,有一些快递企业使用网络自主设置功能,用户不同意存放快递柜,快递员将无法将柜门打开,这有助于将收件选择权还给用户。此举应大力推广,并成为行业“标配”。此外,应尽快明确小区快递站点的性质与定位,强化其公益属性,将小区快递站点作为为居民提供后勤服务的公共产品,成为小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张西流)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广告
   第A4版:加快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A5版:加快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A6版:评论
   第A7版:非凡十年 广州答卷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穗月留声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13版:大湾区观察
   第A14版:经济
   第A15版:视觉
   第A16版:体育·广东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FSA15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FSA16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FSA17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FSA18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奋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专利授权加速,保护创新更给力
“数字屏”莫成“数字墙”
农民参缴公积金意义不容小觑
不妨将私设“景点”转正
“车间”科普课,多多益善
深化改革让院士称号更纯粹
快递怎么收,消费者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