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这一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同与落实,尤其是在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重要渠道的时代背景下,科普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要超越到科学知识之上——转向科学理性的养成、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弘扬。
在这一前提下,就更需要构建良好的科普生态,净化网络科普环境,加强科普的价值引领与舆论引导。
笔者认为,做好网络科普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在源头上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科普内容,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科普内容的制作与生产之中,以确保内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这是解决科普内容供给“源头活水”的问题。其次,相关的平台有必要加强对科学内容的审核与把关,对于非科学内容不能贴上科普的标签,而对于明显存在知识性错误以及违背科学精神等情形要坚决予以杜绝。再次,要让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能力,而这实际上是解决科普的“终极目标”的问题。
前两个方面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但最后一点,却着实困难,做来不易。在这里,结合笔者对网络科普的一些研究,给大家支几招。第一,如果一篇科普文章或视频是情绪在前、事实在后,那么,就要心存警惕。相较于客观真相和科学事实,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第二,选择更具权威性的科普平台。由于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以及获取相关内容的途径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便捷,那么在这个用指尖就可以获得实时在线信息的时代,选择靠谱的科普平台能获得更多有效信息。第三,网络上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绝对的语句通常不可信、条件的变化通常要小心、剂量的变化会影响结论。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普中,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是“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而抛开剂量谈毒性是很多伪科学常用的一种套路。
提高自我科学素养虽然不至于要“十年苦修”,但也绝非能够“一夕顿悟”,我们依然有必要更广泛地涉猎科学内容,通过科学阅读等方式汲取科学营养,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科学理性,锻炼自我科学思维,唯其如此,方有可能做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节选自《光明日报》 作者:王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