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们总是在追求美。
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在草木河流园林间、在邻里脸上的笑容里,可曾发现创意之美?
8月20日,由中华美学学会、深圳市福田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2深圳国际城市美学论坛”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以“重新发现城市美学”为主题,30余位来自国内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美学研究等领域的跨界学者、嘉宾,通过开题演讲、主旨演讲、高峰对话和平行论坛等重点环节,共解“深圳美学密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为深圳建设注入“美”的内涵 “福[+]计划”启动
“一座城市、一个地方,当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达到一定水准,必然需要更加追求人文精神、审美价值”。
在开幕活动上,福田区委书记黄伟表示,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之际,相关领域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城市美学问题,为深圳先行示范注入“美”的内涵,以城市美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全球标杆城市”,具有特殊的意义。福田将坚决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把对审美的追求贯穿到一片又一片街区、一个又一个细节,精心打造一批“城市作品”,深入实施“福[+]计划”,让城市作品可阅读、可对话、可传世,让中心城区充满人文之美、创意之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场,以深圳城市中轴为核心的“福[+]计划”正式启动,同时聘请王京生、 孟建民、王中、朱荣远、孟岩、颜为昕、陈绍华、韩家英、冯峰、韩湛宁10位专家学者作为“福[+]计划和节日大道学术委员会”委员。
“创意就在我们身边” 构建“全民创意”生长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在《“全民创意”是美的最强大创造力》主旨演讲中指出,创造美不仅是艺术家的责任,更是每个人都有的天赋能力,创意就在我们身边。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与灵魂,需要通过文化发展城市。深圳取得的文化成就与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分不开——“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文化深圳以创意为代表”。目前,深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2008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第六个、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成为世界创意城市联盟的重要成员。
深圳发起城市美学,重要的是调动全体市民对美的创意、对美的欣赏、对美的参与。一座城市美不美,最终决定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同时,各种艺术美也很重要,比如建筑美,音乐美等,但最重要的是心灵美。心灵美的主体是老百姓。我们提出“全民创意”就是想告诉所有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意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都可以实现创意的梦想,创意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要善于学习光大和充实中华美学,要完整地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
王京生还指出,福田区是深圳的中心区,这个“中心”包含着创新、创业、创意中心的意思。福田区的文化建设在很多方面领先。如,对公共文化体系的建构、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以及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享有文化参与权而设立的文化议事会,公共文化云服务、“福[+]计划”将城市文明典范具体化等。期待福田区能够为“全民创意”搭建平台,构建创意生长的空间,让每一个市民、艺术家、企业都能在平台上成为创意的主人。同时,持续开展更多创意活动,助力深圳建设城市文明典范和创新、创业、创意“三创之都”。
以人文美学为内核 打造“城市漫行艺术中轴”
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海蓉表示,建设美好深圳的步履不停,求索城市美学之路亦不停歇。福田将持续用文化艺术点亮城市之美、生活之美,让广大市民在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中感受创造的幸福,体验创造的快乐,共享创造的成果。
谈及“福田之美”,章海蓉表示,“人人都是美的创意者”。福田,是深圳的行政文化中心。福田现在正在做“福[+]计划”,也同步在打造“深圳节日大道”,希望以人文美学为内核,编写一种新的空间叙事,打造“城市漫行艺术中轴”,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地标性公共艺术场域,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未来将有更多的精彩城市创意会在福田发生,敬请期待。
声音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
城市审美,是多维度、多方面、千头万绪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去领悟。城市美学涉及从宏观到微观、从过去到现在、从人文到自然。节点和标志物的设计与塑造是城市审美优劣的决定因素,建筑物、标识物、雕塑、高塔等可作为城市独特的对景标识。要善于运用城市对景等方式,展现城市的人工之美、自然之美。
深圳的城市审美特质可以用创新和创意来描述。围绕深圳城市中轴的“福[+]计划”很好,将是城市审美的集中体验场所。要守好自然本底,在此基础上加一些能激活和焕发更具活力的功能目标。
高建平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
将城市建设得美丽,使城市的居民赏心悦目,使城市的游客流连忘返,使城市的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体现在设计之中,这些都是城市美学研究的课题。美是一种生产力。深圳的故事,提供了全国城市建设的典型范例,也提出了众多美学研究的课题。希望有更多的美学家关心城市美学的研究,将美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将美学写在中国的城市中。
王中
(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应以艺术为导向进行城市设计。建议立法“文化艺术保障条例”保障城市美学。
朱荣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
城市美学应关注人停留的细节,能吸引人们将时间放到这里。细节决定成败。福田是不断创新的城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播撒创新的种子。
孟岩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深圳的城市中轴上有自发的人们的活动,年轻人在这里滑滑板,用他们的自由创意点燃城市的热情。福[+]计划将打造城市中轴的人文底色,增加人文生活空间, 它将是一项持久的策略。这条中轴将是“人民的中轴”。
韩家英
(知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
城市美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美学设计,需要做到让人们有黏性地参与。希望以后步行在福[+]计划的城市中轴可以“让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在这儿发生”。
朱伟华
(福田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作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者,我们希望将规划师们的蓝图变成现实,这需要有审美能力、韧性精神。我们将坚持“让设计点亮生活,让美学温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