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幸端 通讯员望牛墩宣)精美的鸡蛋通上了电会发光、木制的织布机在小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牛郎与织女相遇的鹊桥上亮起了彩灯、牛背上的放牛郎摇着鞭子……七夕节,如果你来到东莞市望牛墩镇,就可以看到精美的七夕贡案。这些贡案融入现代声光电元素,是望牛墩“巧男”黄建文的绝活,他的作品往往拥有独特的动感。
七夕之日“巧男”展艺
农历七月七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每年,东莞市望牛墩镇都会举行各种七夕文化活动,其中,手工制作“七夕贡案”是望牛墩七夕乞巧文化的主要表现载体。
按照往常习惯,在离七夕节还有两三个月时间的时候,望牛墩镇的“巧女”“巧男”们便忙碌起来,他们以田间农作物为主要材料,别出心裁地以手工制作一些奇妙精致的巧物,用作贡品,相互“展艺”“赛巧”。
黄建文是望牛墩最忙碌的“巧男”之一。今年58岁的他自1978年开始从事七夕节贡案制作,师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杰芳、黄衬妍,从艺40多年。黄建文最擅长的就是贡案的整体设计布局及手工制作,他常以废旧物料作为制作原材料,结合现代声光电等元素,将常见的旧物品变废为宝。
精心琢磨 鸡蛋做灯
鸡蛋灯是黄建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介绍,制作一盏合格的鸡蛋灯,选材及制作工艺上都十分考究,鸡蛋必须是农家散养小母鸡的初生蛋,鸡蛋大小、形状比较统一。制作鸡蛋灯的第一步是洗蛋,利用抹布及温盐水擦洗鸡蛋表面残留的污物,清洗干净后放在通风处自然风干;第二步是除去蛋液后,在鸡蛋的顶部正中心位置用手电钻开一个3毫米小圆孔,用针管把蛋液全部抽出后,再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再放通风处自然风干;第三步是设计灯饰图案,用铅笔把图案纹样描绘到鸡蛋壳上,根据蛋壳表面的图案,用手电钻在蛋壳上进行精心雕刻,并不断反复修正;第四步是安装灯泡及灯柱,用硅胶热溶枪把鸡蛋壳及灯泡固定在灯柱上,进行通电测试。
在尝试制作鸡蛋灯的初期,黄建文反复尝试与修改,他改进了钻头的尖锐度,并把握力度,使得鸡蛋壳变身精美的鸡蛋灯。
一组精美的鸡蛋灯让一台贡案的艺术性及观赏性瞬间得到升华,也让所有参观群众都眼前一亮,惊叹其独特创意和精湛的制作技艺。黄建文的制作技艺很快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每年七夕来临之际,望牛墩各村都争相邀请他帮忙指导本村贡案制作。
除了将现代声光电等元素融入贡案之中,黄建文还在七夕贡案中融入故事情节,如在贡案中加入《天仙配》《牛郎织女》《西游记》等元素。“这些年来也有村让我们结合时事节点,制作时代背景的贡案,比如奥运会、乡村振兴等。”黄建文说,制作贡案的灵感完全来源于生活,“有时候见到一些民房、公园,发现它的设计很好,我就会留心记下,以后用在贡案设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