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

粤剧界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

新书分享签售会现场

  近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广东粤剧促进会共同主办,广州出版社出版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以下简称《大全·音乐卷》)正式首发。

  粤剧以剧目丰富见长,有史书记载的剧目约有11360个,是全世界拥有剧目最多的剧种之一。但随着时代变迁,由于剧本、影音、艺术档案等历史资料的缺失,目前能够保留并且上演的剧目剧减。为抢救粤剧史料,整理形成粤剧表演艺术权威教材,2017年,《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五大卷编纂工程正式启动,并于2019年、2020年先后完成了“做打卷”与“唱念卷”的出版。现在出版的“音乐卷”,全面梳理了百年以来粤剧音乐的发展和演变,仅页码就达到1070多页,是一部辞典式、教科书式的“粤剧音乐百科全书”。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原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在首发式上表示,“《大全》具备导向性、系统性和示范性三个特性。粤剧界率先编撰和出版了《大全》,在全国348个剧种中具有示范意义,值得我国戏曲界好好学习、研究和推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黄岸 通讯员梁彦兰、廖明珠、杨名宇

  图/主办方提供

  厚达一千多页的“粤剧音乐百科全书”

  此次出版的《大全·音乐卷》,容量大,篇幅长,分为“器乐篇”“锣鼓篇”“曲牌篇”,仅页码就达到1070多页,是一部颇具规模的典籍。《大全·音乐卷》在总体设计上,仍然跟上两卷一样,集图、文、音、像于一体,成为一部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教科书和工具书。

  全卷除了器乐和锣鼓的内容十分丰富之外,在曲牌篇中还收入了传统牌子套曲11套、散曲100多首,小曲640多首。在这批小曲中,除了前人总结的小曲外,还增补了近30年的新小曲,体现了粤剧音乐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艺术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全·音乐卷》对传统粤剧曲牌(套曲、牌子、大调)和小曲的整理中,编纂团队采取了简谱与工尺谱同时呈现的做法,保证了乐谱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此外,该卷附录中还有民国初年粤剧古谱作为史料。“小曲”部分收录选编明清时期至今共643首小曲,时间跨度超过一个世纪。

  粤港澳大湾区名家携手合作

  图文并茂、音像结合是该卷的一大亮点。《大全·音乐卷》编辑部邀请了粤港两地最有影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对几近失传的传统牌子演唱曲、大调,以官话的形式进行了示范演唱,包括香港的阮兆辉、罗家英、何家耀、郑詠梅、林颖施等,广东的倪惠英、黎骏声、蒋文端、陈韵红、邓志驹、李伟骢等。

  据悉,音乐卷虽然已厚达1000多页,但容量仍然是有限的,有不少音乐资料未能收进书卷中。为了保存这些有价值的资料,广州图书馆设立专柜存放《大全》捐赠的文献,对硬盘存储的非书资料、音频、视频等数据文件定期进行安全备份,对破损或退变的专藏会及时进行修复。待《大全》全套书籍五卷出版完成后,会在适当时候向社会公众开放使用有关文献资料。

  据悉,《大全》另外两卷也在编纂中,《大全》的五卷是同时推进的,另外两卷争取明年底出版。

  专访倪惠英、何笃忠:

  书中每句话每个字都经过反复论证

  凝聚粤剧人的心血

  “编纂《大全》是属于天时地利人和,展现了粤剧人的大团结,更凝聚了粤剧前辈和艺术家们的心血。” 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主编、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说道。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2017年开始正式编纂,粤剧界同仁团结合作,5年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倪惠英表示,《大全》的编纂工作得到了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大力支持,粤剧人克服了诸多困难,确保了音乐卷的如期发行。

  “很多粤剧人都为能参与《大全》的编纂而感到光荣。”倪惠英介绍,疫情给编纂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我们一直没有停,线上、线下进行讨论。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这项事业。”倪惠英感动地说。

  音乐卷的编纂也离不开港澳粤剧名家的大力支持。“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粤剧更是三地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此次我们也邀请到香港粤剧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如阮兆辉、罗家英、何家耀等老前辈录音。”

  倪惠英说:“有一部分是在香港录的,有一部分在广州录的,粤剧学校的老前辈亲身示范。云录音各有特色,更全面。有很多参与编纂的老师,有的来自番禺、顺德、珠海等地方,有些老师已经七八十岁高龄,有些老师住得比较远,仍然坚持每天到现场进行讨论。”

  要活化传承,要唱给你听

  “粤剧界同仁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大全》执行副主编何笃忠表示,“音乐卷”的参考资料特别多,编纂时克服了几大难关。

  首先,粤剧艺术源远流长、包罗万象,不同年代、地域、师承都会带来不同版本,有时甚至多达十几种,因此“音乐卷”在对资料的收集和考证上,都明显多于前两卷。

  “没有人能将所有的古曲都示范出来。但是我们不能纸上传承,要活化传承,要唱给你听。”何笃忠表示,在古谱的“活化”方面,音乐卷的编写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对乐谱进行还原,例如根据谱子视奏,通过音乐还原、提炼;根据乐谱的渊源,邀请昆曲艺术家进行指导演唱;根据师承关系,邀请粤剧界老前辈进行示范等。“这一次,我们将1913年的古谱都唱出来了。”何笃忠自豪地说。

  锣鼓篇的编纂更是具有特殊性。锣鼓演奏多为“身手相传”,用通常的记谱法是记不住的,也极少有书面记载。所以,这次锣鼓篇是全部进行了示范。何笃忠说:“如何准确地以书面传达锣鼓演奏理论,是编者需要攻克的难关。这需要和锣鼓演奏者、粤剧从业者、文字编辑反复沟通以达到精确。”

  “有些人会唱、会做,但不擅长用文字进行表述,不擅长从理论上进行提升。这是我们编纂这本书最难的地方。”倪惠英说,“可以说,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经过了反复论证。”

  由于音乐卷涉及的古曲乐谱、沿袭传承等都十分复杂,要理顺、说清楚,需要做大量资料挖掘、整理和提升,“我们要找海量的资料,甚至字字都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校对都有十几稿,整个过程非常辛苦,但非常值得。”倪惠英如此表示。

  “守正创新,继承好才能发展得更好。只有这样,粤剧才能保持它的独特魅力。而《大全》,就是为粤剧的发展提供源泉、夯实根基,为后来者提供准确的研究范本。”倪惠英说。

  首发式系列活动丰富多彩

  7月31日上午,“百载风华,粤韵流长——粤剧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主题沙龙暨《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新书分享会在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举行。作为《大全·音乐卷》首发系列活动的第三场,新书分享会是继第一场首发式、第二场专家研讨会之后,面向广大读者和粤剧爱好者的宣传推介活动。

  在分享会上,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主编倪惠英,国家一级编剧、《粤剧表演艺术大全》执行副主编何笃忠,粤剧研究专家崔德銮、潘邦榛、苏学成,与广大书迷分享了“音乐卷”编纂过程中的故事与体会,并围绕“器乐”“锣鼓”“曲牌”三大主题,讲述了粤剧音乐的源流、传承和发展,对新时代下粤剧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开放式的研讨。

  在活动现场,观众还欣赏了由粤剧名家黎骏声、陈韵红、崔玉梅、李伟骢等展示的《秋江哭别》《贵妃醉酒》《困谷口》等原汁原味的粤剧“官话”经典名段表演,精彩的唱段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次“音乐卷”首发系列活动丰富多彩。7月29日举行的首发式暨“戏曲传统曲牌交流欣赏会”上,与粤剧有着血缘关系的昆曲、滩簧等剧种艺术家与粤剧名家一起交流演唱传统名曲,以互动交流的方式探索剧种之间的渊源和异同;7月30日举行的 “粤剧音乐的源流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戏曲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粤剧与其他剧种的渊源,以及如何把戏曲的传统进行发掘和活态传承等主题展开热烈探讨。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第A3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第A4版: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专题
   第A7版:评论
   第A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时代
   第A9版:大树底下听古仔13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深度·体育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A16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粤剧界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
带着光荣与梦想进发
一撇一捺,文化传承的桥梁
成为孩子人生之路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