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高考招生录取阶段,个别不法机构和人员通过炮制并不存在的学历教育“学校”,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发放虚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钱财。为此,教育部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径”“不用填志愿”“低分上名校”等谎言,在报考高校或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务必做到“三核查”,即核查学校、核查志愿、核查录取。(7月28日新华社)
每到一年录取季,“野鸡”乱飞迷人眼。对考生而言,苦读十余载若最后掉入“空有其表”的深坑中,实非所愿。细数这些年媒体曝光的“野鸡大学”,有的偷梁换柱,试图捆绑正规大学、混淆视听;有的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看似“高大上”的学校……骗人钱财又毁人前程,“野鸡大学”害人不浅。从此前媒体曝光看,“野鸡大学”“李鬼学院”的名单动辄可以列出数百个,加之名称相近、迷惑性强,其危害不容小觑。
这些年来,虽屡屡曝光、年年喊打,但“野鸡大学”却仿佛“野火烧不尽”。要说“野鸡大学”的骗术有多高明,倒也未必。事实上,随着高考招录制度不断完善、机制不断健全、监管不断升级,只要考生和家长多留点心,加强核查,就不难揭下“野鸡大学”的“画皮”。
“野鸡大学”骗局,怎么破?既要“打假”,也要“辨真”。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大对违法违规招生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实斩断“野鸡大学”滋生的利益链;要完善渠道建设,建好用好权威便捷的核查渠道,加强高校信息查询服务,让“人人可查”更加便捷,使“野鸡大学”难以遁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志愿报考权威渠道的知晓度,对虚假网站及不实招生信息加强曝光,以便利公众查询掌握及时消除信息不对称。更重要的是,作为直接利益攸关者,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动动手指,莫轻信天上掉馅饼。各方携手、多管齐下,将辨别真假的“照妖镜”越擦越亮,“野鸡”自然不能再乱飞了。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