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扬 夏 泉
学思践悟
党史观是学习党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党史观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维度探讨如何树立正确党史观,管窥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是涵养历史思维、厚植理论底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需要。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理论维度。党的百年历史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内涵的过程。从理论层面审视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当代意蕴,最为重要的是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的认识。
一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回归历史发展的本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即坚持阶级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统一,将历史看作动态的发展过程,实事求是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事实,把握历史主线,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并善用社会矛盾分析法深入剖析社会现象,结合客观实际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二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实践。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是曲折中前行,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出真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树立正确党史观作为党史学习大的指向,运用正确的理论经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历史维度。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前些年,我国理论界在“西强东弱”强势话语冲击下,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乘机打着“还原历史”旗号,解构历史事件、抹黑历史人物、篡改历史事实,戏谑、戏说历史,铺就“泛娱乐化”的陷阱。对民族精神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造成损害,消解了历史价值。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内在规律性,泛娱乐化的“碎片化”和“失真化”,既没有秉持尊重历史的态度,又侵蚀了全体民众的精神信仰。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走出泛娱乐化,以敬畏之心求真求实,掌握历史主动性,要在运用大历史观视野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建立全面、客观的认知,从而揭示历史本身蕴涵的因果关系,在回溯中获得智慧与启迪。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有其内在的接续性,要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出发,拨冗去杂以正视听,通过树立大历史观,科学把握历史发展中的曲折性与必然性,为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方法论指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树立正确党史观,就是要坚定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将其置身于所处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分析,做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现实维度。近些年,西方舆论场上的“中国威胁论”花样翻新。此类论调借由互联网一度混淆视听。对此,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举旗来犯,就是要用事实驳斥其所谓的“还原历史”,抨击谬论,正本清源。树立正确党史观,对当前国家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是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铸就中华儿女强大的历史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革命时期,孕育了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丰厚的革命精神财富和红色文化土壤,为新中国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有效提高民众御险防变的能力,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二是更好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以正确党史观为指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立场,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引导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胡扬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专业2020级硕士生;夏泉系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