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露营旅游火了,“一篷难求”一度冲上了热搜。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广州作为露营热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其相关酒店、民宿订单量较上一个小长假增长153%。(5月5日《广州日报》)
身处其中,很难感受不到广州人的露营热情。假期期间,广州天气宜人、微风不燥。上二沙岛逛逛,简直是来到了露营者的“天堂”,一盅两件、野餐弹唱应有尽有,一位家住宏城公园附近的街坊笑称:“打开窗户俯瞰下去,遍地开花都是帐篷”;打开朋友圈,乡野、室内、花园处处皆可露营;去逛超市,睡袋、灭蚊灯等户外商品被摆在显眼处。甚至有网友说,刚入夏的广州,每一块绿地上都有一顶帐篷。
出于媒体人的职业习惯,自然想问问为什么露营“突然”就火了?消费政策的加持。显然,疫情虽然改变了一些出游路线,却未能阻碍人们的旅游热情。只不过,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热爱生活的人们对旅行的期待从“拥抱远方”变成了“发现身边的美好”。当旅行半径缩短,人们也对旅行有了新的期待。为此,消费政策顺势而为,引导旅游市场主体精准对接新需求,推出行程短、频率高、重体验的露营等微度假、微旅游产品,为游客解锁更多新玩法,让小众消费逐渐走向日常。这也难怪露营经济为何在以消费环境好、服务好闻名的广州迅速“出圈”。
一顶小帐篷,“撑”开了露营经济。就在人们来到近郊撑起帐篷、登山观星时,乡村经济也搭上便车,从游客留宿过夜的“顺便消费”中,通过“露营+”探索出一条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致富路;与此同时,城市里的户外产品工厂加班加点,确保消费市场供应充足;快递外卖配送繁忙有序……瞧,虽然游客暂时放缓抵达远方的脚步,但依然能触发消费就地启动,让城乡经济生机勃勃。市场也一再用实践回馈,中国经济韧性值得信任。
露营经济、微度假等新消费现象也让旅游业更加重视市场的力量,开始以消费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比如在广州,今年推出了第一批24个绿地草坪帐篷区,在符合条件的公园内划定专门区域供市民游客搭设帐篷,同时借助公园草坪举办绿地音乐会、潮玩市集、户外拓展活动、花卉艺术展,以及“动物保育科普+露营”等活动,让市民享受足不出户的美好休憩体验,更彰显“您点单,我来办”的政务服务。
露营经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如何为新消费、新经济撬动更大潜力,作出更大文章,需要汇聚各行各业的汩汩细流,引导和支持街区、商圈、文化场所、城市公园的旅游利用,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丰富多样的美好生活新空间,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