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长护险,给失能老人以温暖守护

  评论员观察

  作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正加速铺开。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重庆市、徐州市等多地明确今年起将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试点扩大到全市,实现制度保障的全覆盖。

  长护险是“包裹着暖意”而生的。不少家庭都有这样的感受:家中一旦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老人在身体和心理上所遭受的痛苦自不必说,家庭其他成员也不得不面对家中人手极为紧缺、经济负担骤然加大等问题。探索建立长护险制度,就是为了给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更好的专业照护,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有尊严地养老,并为他们的家庭减轻负担。

  从试点成果来看,长护险确实很“香”。长护险试点近6年来,覆盖面、护理服务供给都有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长护险国家试点城市已增至49个、参保超过1.4亿人,累计160万失能群众获益,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如今,长护险被按下“加速键”,意味着其将进一步扩围提质。

  怎样扩围?广州是全国首批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去年1月,新修订的《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正式实施,不仅新增18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纳入覆盖范围,将享受待遇人员范围由重度失能人员扩增至全体有护理需求的失能人员,而且还增加了纳入支付范围的服务项目。在覆盖范围、受惠人群及支付范围三方面同时发力,正是扩的方向。如何提质?不仅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要进一步提升,而且护理服务也要更加多样化,需在提供更为周到的身体照护之外,亦注重加强情感交流。为每位失能人员量身定制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内容,乃是更进一步的目标。

  而要实现扩围提质,必须更好地解决“钱”的问题,即长护险如何进行稳定筹资,取得收支平衡,确保良性运作。据媒体报道,目前,多数试点以多元筹资渠道为主,但这些试点地区缴费比例倾向于医疗保险划拨或政府财政补贴,在筹资渠道上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因此,接下来,要在多元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应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社会互助共济、各方共担责任的原则,探索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保证长护险制度未来长期可持续。各地试点也表明,唯有妥善解决好“钱”的问题,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照护服务机构,方能助力突破长期护理服务的人才瓶颈,让失能老人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每个人都会老去,让每位高龄、失能、失智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这关乎生命的质量,亦关乎人性的尊严。期待不断完善的长护险制度,用专业与温情让更多失能老人老有所护。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6版: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第A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视觉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畅通“大动脉” 服务“双循环”
让数字藏品回归收藏本质
微评
污水厂“埋”地下,公园“长”出来!
最低消费
长护险,给失能老人以温暖守护
学好家庭教育这门必修课
重回货架易,重塑信任难
铲除“伪鹤叔”不能只靠“真鹤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