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轩慧 通讯员王卓芬、马铎铭)“丹丹能准确地叫‘阿姨’了,以前都是叫‘啊嗯’!刚刚学会的‘孔雀’‘鲨鱼’发音也很准!”虎年新年以来,丹丹妈妈看着女儿的进步,一天比一天开心。春节前,她安排两个有听力障碍的女儿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接受耳蜗植入手术,就是希望新年新气象。如今,植入耳蜗的两个孩子与家人交流起来更顺畅,发音更清晰,一家人喜气洋洋。
4岁女孩只能说叠字
丹丹学说话,起步并不晚,十个月大的时候,她就学会了叫妈妈和爷爷。但是后来,她的语言进展很慢。妈妈有时候也会怀疑孩子语言能力不好,是不是跟听力有关系,可是观察一下,又觉得不像,比如孩子听到音乐也会舞动。因为出生体检和幼儿园入园体检都没查出听力问题,她一直没有带孩子做额外的检查。
当丹丹妈妈发现丹丹很喜欢画画后,就把她送进了培训班。丹丹上幼儿园后,语言进展仍然很慢,她便把女儿送到了语言康复学习班。每天下午3时,她把孩子从幼儿园接走,送到语言康复学习班,风雨无阻。
但即便这么努力,丹丹的语言进展还是落后同龄人很多。有一天,语言康复学习班的老师说,感觉丹丹的听力练习表现不好。这一提,妈妈对丹丹听力的怀疑再一次出现。
在当地医院医生的推荐下,妈妈带着丹丹找到了深圳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安丰伟。
“检查结果对我们来说就是晴天霹雳!”经过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多频稳态(ASSR)检查,丹丹被诊断为: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极重度耳聋,右耳重度耳聋);更令妈妈难过的是“顺带一起来”的妹妹也被检出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中重度耳聋,右耳重度耳聋)。妹妹2岁多,也是只能简单说叠字,但因为年龄小,妈妈从不认为妹妹的听力存在什么问题。
根据检查结果,深圳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安丰伟副主任医师建议姐妹俩尽快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以便争取时间进行听力言语的康复训练,不错过最佳的语言学习期。
人工耳蜗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装置,通过手术植入体放入,患者再佩戴体外机,可达到提高听力的效果。
姐妹同时接受手术
1月19日,安丰伟医生为丹丹姐妹俩开展手术。
要植入耳蜗,必须在耳后颅底颞骨中先找到面神经和鼓索神经,这两条神经隐藏在骨质中,就好像是埋藏在墙体中的两根电线,无法看见它们的位置,也无法借助设备,只能凭医生经验寻找。面神经负责面部肌肉的运动,若损伤将导致口角偏斜、不能闭目等严重后果;鼓索神经负责味觉的感知,若损伤将导致部分味觉消失。面神经和鼓索神经之间只有约2mm的间隙,医生必须在保护神经完整性的基础上,在坚硬的骨质间隙中磨出一个空间,然后再准确地插入电极。
安医生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手术顺利开展。术后第5天,姐妹俩出院。
2月11日,姐妹俩回医院“开机”,测试显示,姐妹俩植入的人工耳蜗每个电极均反映良好。安丰伟医生说,丹丹姐妹俩正处于言语发育的高峰期,术后言语和听力能力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