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他是名校学霸也是冰球小将

在教练眼中,黄炳珲的球商极高。
在教练眼中,黄炳珲的球商极高。

  今年北京冬奥会上,不少00后小将崭露头角,引得世界广泛关注。而在广州,也有这样一位“冰学兼优”的运动少年让人眼前一亮。他以高超球技驰骋赛场,先后被授予冰球国家二级运动员及轮滑球国家三级运动员称号,并斩获诸多奖项。与此同时,他的学业同样也很优秀,学分绩点稳定保持在年级前10%,对经济学充满热情,数次在经济学竞赛中脱颖而出。他就是省实AP高一学子黄炳珲,一位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05后”冰球小将。学业与爱好发展齐头并进,黄炳珲是如何做到的?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赛场新星冉冉升起

  黄炳珲说,他与轮滑球和冰球的相遇始于一次偶然。小学三年级时,在选择课外兴趣班时,黄炳珲机缘巧合地被安排到了轮滑球班。因为本身有轮滑基础,他对这项运动上手极快。此前从未接触过轮滑球的黄炳珲,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被它的速度感与力量感吸引住了。“在球场上冲刺、过人、挥杆、进球,这一过程非常迷人。”

  很快,黄炳珲主动向家人提出,他想在学校的兴趣班之外系统学习轮滑球,一向尊重孩子兴趣爱好选择的爸爸妈妈当即答应。家人的支持不止于此。从黄炳珲开始加入俱乐部,几乎每一次训练,爸爸都会陪他一同前往,往返动辄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黄炳珲在场上努力训练,场边的爸爸也不闲着,他会用视频记录下孩子在场上的表现,回家后和儿子一起总结复盘。家里也竭力为孩子打造训练的环境,爸爸特地将二楼的露台进行改造,方便儿子在家训练运球和射门。

  凭着过人的天赋和勤奋的练习,黄炳珲渐渐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他总能在球场上成功组织一次次进攻,沉着而冷静。随队参加比赛时,他常常是场上年龄最小的球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锐不可当的得分好手。奖项也如约而出,包括3次全国单排轮滑球锦标赛冠军、2次广东省青少年冰球锦标赛亚军,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轮滑锦标赛,在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等大大小小的竞赛场上,黄炳珲和他的团队不断摘金夺银。

  在进行轮滑球训练的同时,黄炳珲还开始接触到了冰球。在他看来,冰球与轮滑球极其相似又有所不同,冰球的速度更快、冲撞更多,要打好冰球,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技巧。

  经过多年的磨炼,黄炳珲在轮滑球和冰球上都已经成长为一名兼具爆发力和灵活度的全能型选手。在教练眼中,黄炳珲的球商极高,在全广州乃至全广东与他同龄的球员中,他目前已经是顶尖的选手之一。

  从运动中读懂坚持二字

  在如此多的参赛经历中,最令黄炳珲难忘的,就是两次跟随中国国家队参加世锦赛。2018年和2019年,黄炳珲分别于意大利、西班牙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轮滑锦标赛。回想起这两次经历,他仍然感到心潮澎湃。

  赛场上,不到最后一刻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逆转,这也让黄炳珲切身体会到坚持二字的真正含义。黄炳珲特别提到,2019年世锦赛赛程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国队迎战韩国队,双方势均力敌,进入点球大战。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双方球员都屏住了呼吸。最终,韩国队罚丢点球,中国队获胜。赛后,团队所有人激动地冲上场欢呼。黄炳珲坦言,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热血时刻。“我希望在未来还有更多机会可以为国争光!”他说。

  这个寒假期间,黄炳珲紧密关注着国家冰球队在冬奥会上的表现。尽管国家冰球队遗憾失利,黄炳珲却有着自己理性的看法:“事实上,中国的冰球运动起步相对不算早。但我相信,以这次冬奥会为发展契机,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冰球运动中来。”

  接触和学习冰球一路走来,黄炳珲对这项运动的理解和热爱也与日俱增,如今除了争取赛场上的成绩突破,他还想尽己所能为推广冰球运动出份力。

  将于今年11月开幕的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首次增加了冰球项目。目前,作为广州市甲组男子冰球队队长的黄炳珲,正在为此积极备战。“除了争取胜利之外,我认为这次比赛的更大意义还在于推广冰球运动,助力冰球蓬勃发展。”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挑战,黄炳珲的目标和规划非常明确。

  如何平衡学业和兴趣的关系?

  赛场表现不俗的黄炳珲,在学业上的表现同样亮眼。从幼儿园至今,黄炳珲一直在国际化学校就读,去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实AP新哲班,开启高中生活。黄炳珲学分绩点稳定保持在年级前列,学科方面他对经济学兴趣颇高,多次在经济学竞赛中脱颖而出,眼下他也在积极为国际性经济学竞赛做准备。未来研究生阶段,他也想攻读商科相关专业。

  如何平衡学业和兴趣的关系?对于黄炳珲而言,这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似乎是一个“伪命题”。“其实不会有冲突,把时间安排好就可以了。”黄炳珲告诉记者,在他的时间规划里,学习还是占了较大的比重。“我一周也就是抽出三个小时用于训练,如果这三个小时没用于训练,也可能在玩手机中度过了。”

  妈妈徐女士坦言,孩子在学习方面一直有着不错的内驱力,基本不用大人过多督促,自律性也很强。即便大人没有对他的学业提出具体要求,黄炳珲自己心里也有主意。偶尔成绩退步时,不等大人开口,他自己就暗暗发力追赶。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徐女士和先生有着一个共识——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爸爸认为,很多亲子沟通问题在陪伴中就自然而然解决了。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迎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粤韵周刊
   第A10版:要闻·国际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产业·医药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广东
   第A16版:视觉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文娱·体育
   第A19版:教育周刊·人物
   第A20版:教育周刊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他是名校学霸也是冰球小将
我们和冬奥的那些约会
广东省2022年研考初试成绩公布
第三届省中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总决赛举行
《我的体育老师》观后感征文约起
“三二分段”招生计划拟增加
多所高校“3+证书”计划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