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增强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的历史中,始终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问题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不讳疾忌医,从不回避、掩饰失误和挫折,而是直面问题,分析原因,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强烈的问题意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

  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矛盾普遍存在,问题也无处不在,是事物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质就在于不断解决问题。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矛盾,才能把握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突破自然、历史和社会加之于人的枷锁。增强问题意识,“防患于未然”;坚持问题导向,“知不足而后进”,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科学方法。

  问题意识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思考。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深深植根于“中国问题”的土壤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发展,无不与当时中国的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对问题不回避,对错误不隐讳,对曲折不诿过,始终保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推向新境界、新高度,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组织优势、思想优势。

  鲜明的问题导向标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任务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问题既是目标任务,也为实现目标任务指明了路径方法。“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的目标和任务各不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都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围绕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贯彻“解放思想”的原则,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以问题导向把握革命、建设、改革的目标任务,将对问题的认识系统总结、归纳,上升为科学决策,落实为行动指南、具化为方针政策。在对“中国问题”的科学审视、正确判断中,善于从历史条件出发提出问题,注重抓根本问题、普遍问题、要害问题、战略问题,历史地看待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唯物地分析问题,善于从错综复杂的问题堆里把握长远的、根本的、重大的、关键的问题,进行思考、大胆实践、科学探索,形成了关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思路、方向与着力点,着力推动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

  一百年来的伟大实践向历史提交了答卷。历史是“出题人”,中国近代史提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追求国家富强这两大课题。在中国共产党之前,有不少“答题人”交出答卷,但只有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因为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正确的答题方法即马克思主义,以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客观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实践基础,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迈进。

  (作者系广州航海学院副教授)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元宵节 甜蜜蜜
   第A5版:元宵节 甜蜜蜜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冬奥中国年
   第A11版:冬奥中国年
   第A12版:国内·国际
   第A13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A14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A15版:理论周刊
   第A16版:理论周刊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广东
   第A19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20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以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
坚定老城市历史自信,激发新发展活力
网络评价的法律边界
增强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