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坚定老城市历史自信,激发新发展活力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赋予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使命任务。这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充分把握世界城市发展规律和科学认识我国城市发展新趋势的深刻体现,又是广州承载国家战略、对标标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城市担当的核心任务和必由之路,为广州全面建成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

  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基于两方面认识:一是广州历史上曾经是国际大都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意在复兴经典魅力的国际大都市;二是面向未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要致力于建成具有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前者表明广州老城市的历史底蕴,后者意味着必须要坚定历史自信,将城市之“老”转变为活力之新。

  复兴经典魅力,是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底气所在,也增强了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的历史自信。

  广州因商而生,故有千年商都之称。天然的海湾,使广州在乾隆时期成为唯一海上贸易大港;和气生财的经营理念,使广式商业文化一直徜徉于神州大地。珠江潮起,两千年沉浮积淀,可谓是广州城市之“老”。广州也因改革而兴,争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可谓是广州城市之新。依托深厚的老城市历史底蕴,坚持活力为王,老城市不老,而且更好。

  近三年来,为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广州以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呈现出全面复兴经典魅力的国际大都市的新姿态。

  跟随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转换增长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升了城市能级。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国内主要城市首位。成为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服务业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三,获国务院批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枢纽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入选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永庆坊列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广州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州主动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入世界城市体系排名第一梯队,城市竞争力显著增强。2018年首次进入世界一线城市30强,入围全球城市竞争力20强,在全球城市第一梯队站稳脚跟。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穗投资世界500强企业330家,营商环境排名居全国前列。空港旅客吞吐量、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列,快递和货运量全国第一。培育出6个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6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业产业集群,产业体系升级换代具备新基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千亿元级。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广州已成为巩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一极。《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广州排名从2018年第25位跃升至2020年第15位。根据《机遇之城2020》报告,广州排名第3位,“智力资本和创新”排名更是与北京并列第一。按照《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深圳-香港-广州城市创新集群位列全球第二。

  坚定老城市新活力的历史自信,用好用足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不断提质增效。

  国际大都市建设对广州是一种城市赋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紧紧抓住这种赋能带来的成长性机遇,要坚定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历史自信,做好改革、开放、创新三篇大文章,为把广州打造成为大湾区内一流的世界一线城市典范起好头、开好局。

  从老城市的历史深处走来,带着“始终走在前列”的殷切嘱托,怀揣“两个重要窗口”的使命期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道路只有一条: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走向深入。加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构建促进人口、产业、科技、基础设施等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举措,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和活力。贯彻中央和省改革决策部署,用好省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和特事特办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民生服务供给、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综合效能。

  开放已经写入广州这座老城市的基因,高标准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必须要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国家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和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等政策,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推动中欧班列扩量增效,开行跨境电商专列,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充分发挥世界大都市协会主席城市作用,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城市治理创新,拓展优化国际友好城市关系网络。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办好“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从都国际论坛等高端活动,争取承办国家主场外交活动和国际顶尖体育赛事。坚持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这个立市之本、强市之基,高标准建成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网络,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提升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能级。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轴。依托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把中新广州知识城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把广州科学城建成国际一流的中国智造中心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共建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建一批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推动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系统升级,创设更多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落实新型举国体制和科技强国行动纲要,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成体系解决高新核心技术问题。壮大一批头部科技企业,培育众多高成长性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实施带头人全权负责制。建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推行重点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开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作者李三虎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教授,林柳琳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元宵节 甜蜜蜜
   第A5版:元宵节 甜蜜蜜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冬奥中国年
   第A11版:冬奥中国年
   第A12版:国内·国际
   第A13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A14版:文化周刊·阅读
   第A15版:理论周刊
   第A16版:理论周刊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广东
   第A19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20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以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
坚定老城市历史自信,激发新发展活力
网络评价的法律边界
增强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