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姝泓)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在团体提案中提出,当前广东仍面临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就业挑战,建议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劳动者综合技能素质。
提案指出,培养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一方面给低学历低技能劳动者提供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也给有志于拓展个人发展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让全体人民都能够保持适应社会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促进全民共同富裕。
提案建议,应构建劳动者职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人社部门、教育部门、行业、企业的协作,为人才成长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定期发布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数据。同时,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校企联盟,架设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加强精准对接。
提案还建议,应创建终身学习指南,可以在粤省事平台增设“终身教育”板块,建立链接入口,提供便捷的学习培训查询及转接服务。同时,加大激励力度,完善认证和学分体系并纳入人才评价系统,启动“学分时间银行”项目,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并由政府或指定权威机构对市民的学习成果予以记录认证,建立学习、考核、使用、待遇相联系的多元评估指标体系。
“着力破解‘唯文凭论’的招聘制度”也是该提案的一个重点。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建议,应组织或鼓励企业开发网站或开设机构,对相当一部分不需要高学历但需要一定技能培训的工作岗位,开展一些基础必需的培训,并提供求职顾问服务,帮助低学历求职者先准备再应聘,提高求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