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千年稻香孕育“大城梦想”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缘起。“穗城”这个别称便蕴含着人们对广州缘起的一种想象。相传远古时,五位仙人骑着五彩仙羊,带着仙谷从天而降。从此,广州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再无饥馑。

  城市的文明,离不开物质基础。学者考证,就在增城区石滩镇的金兰寺遗址,“可能存在古水稻田”。在这片遗存中,一条水稻在广州诞生和演进的脉络逐渐清晰。新石器时期晚期渔猎活动开始,金兰寺遗址形成贝壳层堆积;4000年前至战国时期,水稻出现,战国时期稻作农业一定程度扩张,经济结构开始多元化;唐宋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向遗址南侧冲积平原发展……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稻香丰年,生生不息,令人向往。广州周边诸多稻作遗存证明,4000多年前,先民可能已经开始种植以粳稻为主的栽培稻,原始农业已经出现。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流互动中,稻作农业传入岭南地区,良渚文化的影响抵及广州东北部。此后历经数代人努力,到了宋代,广州已成为全国第一大米市。广东和广西出产的米都集中于广州,再运往沿海各地买卖。可以说,广州的城市发展离不开稻作农业的支撑,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城市的兴起,离不开文化滋养。有人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大凡城市,都有三个基本使命——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五羊衔穗”的传说,融入了世世代代广州人对这座城市的独特理解和记忆。从过去创出增城丝苗米的“金字招牌”,到现在用无人机种水稻,稻米不仅养育了一方人,也滋养了一座大城的梦想。无论缘起之时,还是走向兴盛,一代代人在广州开拓进取,铸就了这座城市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务实创新的品格。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如今,袁隆平院士在2020年提出的攻关目标——“双季稻亩产3000斤”已在黄埔区实现,“禾下乘凉”不再是梦想。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小小的稻米,滋养了生活,也改变了世界。从那一缕稻香里,你感受到了奋斗的气息吗?从那一缕稻香里,你体味到了浓重的乡愁吗?一片稻田,一处故乡,一座城市,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凝聚起奋进的力量。风起南粤,潮涌珠江,广州砥砺前行、风雨无阻。

  (杨博)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大湾区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精准助企,稳住外贸基本盘
四千年稻香孕育“大城梦想”
易通过还收入高?
基层机构设置,多“对责”少“对口”
稳定师资靠“禁挖”还不够
微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付费
盲盒消费不能盲目浪费
对“0元购机”要十分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