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开启农耕文明时代

稻田飘香,沁人心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资料图片)

  解惑

  稻米经过人类大范围种植,成为人们生活中最普通、最重要的主食。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开启了人类农耕文明时代。

  人类改良了水稻为人类服务,水稻也在生物性上得到了优化,这是生物界协同发展进化的典范。

  在20世纪70年代浙江河姆渡遗址发掘之前,国际学界通常认为亚洲栽培稻起源于印度。曾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的丁颖教授,创新地结合历史学、人种学、植物学等多学科对稻种起源与演变问题进行深化研究,对这种说法发起了挑战。

  1926年,丁颖在广州犀牛尾(今广州区庄附近)发现野生稻。之后研究者又在珠江流域发现了多种野生稻,分布在罗浮山麓以至鉴江流域。1932年、1933年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在海南岛又发现了另一个野生稻种。这一系列的发现,成为支撑丁颖栽培稻“华南起源说”的重要论据。

  野生稻成熟后,谷粒小,而且自然脱落,难以收集;栽培稻成熟后,谷粒不落,需要人工扯下来,这是判断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一个重要依据。

  多年生野生稻与一年生野生稻在中国都有分布,广及长江流域、西江流域、云贵高原,乃至新疆、西藏等地。正是这种广阔的分布范围,为先民们将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稻也经历了漫长的驯化过程。科学家们从水稻基因组出发,研究发现约在9000年前到7800年前,水稻开始被驯化;在约7000年前,人类开始对水稻粒形驯化性状进行有意识的人为选择,且粒宽的水稻较粒长的水稻受人为选择更早;距今约6000年前,早期不粘的粳稻基本形成,随后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

  随着向北传播,在冷干化的气候影响下逐渐形成现代的典型粳稻。另一部分早期粳稻在向南传播的过程中,进入了东南亚的一支,可能经历了不止一次与当地野生稻的杂交,最终形成了耐热型的籼稻,形成的时间范围初步估算为5000年前-4200年前。

  在这一过程中,水稻经历了“大变身”,例如从匍匐生长变成直立生长、从野生稻的完全落粒变成栽培稻的基本不落粒;栽培稻谷粒变大,播下一粒种子,可以收获上百颗果实。

  尽管这些都有利于目前的农业发展,但也不能说这些变化都是好的。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会不会造成抗病性、品质等性状降低?会不会造成遗传资源的单一化?中国丰富的野生稻种,可以为农业科学家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让他们通过杂交育种或者基因编辑技术,将野生稻的一些基因快速导入已有的优良品种中,在进一步满足人们口味的同时,为保存物种多样性,做出更大贡献。

 
     标题导航
增城金兰寺遗址发现疑似岭南最古老稻田 广州不断发现稻作文化遗存~~~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北京冬奥会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国内
   第A11版:产业·医药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广东
   第A14版:文娱·体育
   第A15版:粤韵周刊
   第A16版:粤韵周刊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视觉
   第A19版:教育周刊·校园
   第A20版:教育周刊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羊城一粒稻 延绵四千年
五羊衔穗来祝福五谷丰登
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开启农耕文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