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DGA1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东莞市财政总收入预计1753.03亿元

努力改善千万人口民生福祉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直建)昨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了《关于东莞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东莞市预计实现收入1586.72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调入资金和上年结转结余等,东莞市财政总收入预计为1753.03亿元。

  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7.94亿元,增长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4.67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7.32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5亿元、其他调入资金10亿元、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40.09亿元、上年结转结余6.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71.64亿元。

  立足“双万”新起点,2022年,东莞市财政预算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

  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培育经济发展强大新动能,把握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重大机遇,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速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全面提升全市创新能级。安排6.5亿元,保障散裂中子源稳定运行,支持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安排5亿元,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安排3.93亿元,围绕源头创新、平台载体、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和成果转化等主要创新节点,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安排1.07亿元,支持知识产权和质量提升战略。安排5000万元,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打造湾区先进制造新高地。安排5.2亿元,实施“促升规、稳在规”规上工业企业奖励,支持“3+1”产业集群试点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安排1.69亿元,打造“倍增计划”升级版。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东莞将安排16.9亿元,支持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建设。安排17.7亿元,支持轨道交通2号线、穗深城际轨道、莞惠城际轨道运营。安排5.32亿元,提升铁路东莞站配套道路设施。安排2亿元,支持莞番高速桥头至沙田段建设。

  在优化城市环境方面,安排4.4亿元,用于市直公共设施管理与维护,支持城市碧道建设,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安排23.11亿元,用于水生态建设一至五期、东引运河流域樟村断面和东江下游片区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等PPP项目付费。安排13.34亿元,支持全市污水处理。

  支持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在教育领域,提升教育优质均衡供给水平。安排12.27亿元,用于保障市属学校生均办学经费。市财政安排7.1亿元,连同镇街(园区)财政安排的4.9亿元,全市共安排12亿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补贴。安排5.67亿元,支持公办学校扩容提质行动和学校改扩建。安排2.5亿元,支持11所市属学校开办。安排1.04亿元,发放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安排1.03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加快健康东莞建设。安排6.58亿元,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区域中心医院校地共建,提升公立医院服务水平。市财政安排2.62亿元,连同医保基金共安排3.77亿元,用于东莞国际健康驿站运营、核酸检测、防疫物资购置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支出。

  安排9.89亿元补助城乡一体社会养老保险、农(居)民医疗保险、在校学生医疗保险等缴费支出。安排1.16亿元,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440元、290元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60元、300元。安排1.13亿元,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标准每人每年提高600元。

 
     标题导航
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2022年东莞市财政总收入预计1753.03亿元~~~
~~~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张巧利:将竭力推动高品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北京冬奥会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国内
   第A11版:产业·医药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广东
   第A14版:文娱·体育
   第A15版:粤韵周刊
   第A16版:粤韵周刊
   第A17版:都市新闻
   第A18版:视觉
   第A19版:教育周刊·校园
   第A20版:教育周刊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立足“双万”新起点, 推动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
努力改善千万人口民生福祉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闭幕
从五个方面着手补优质医疗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