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浩宇摄影报道)昨日,“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中央红色交通线活化利用展示活动在梅州大埔举行。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的具体走向,呈现了一批惊心动魄、精彩感人的红色历史故事。该活动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地质局指导,梅州市大埔县人民政府主办。
探索红色交通历史
据了解,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一般是先由上海乘轮船至香港、汕头,由汕头乘火车至潮安,由潮安乘电船或机帆船沿韩江、汀江至大埔县茶阳镇或青溪镇青溪村沙岗头,上岸后再走山路经过多宝坑、铁坑、伯公凹(原属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现属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进入福建永定桃坑,最后抵达瑞金。这条线路是极具保护利用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是有关该线路的具体地理走向及多种线路组合研究却基本空白。
2021年4月,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对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的地理走向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历时四个月,最终还原了1条主线和6条支线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路线组合,这也是在史学界首次提出多种路线走向,改变了此前人们对中央红色交通路线(南方线粤东段)单一路线的看法,较为全面地呈现出中央红色交通线相关重要节点和真实地理空间线路走向,摸清了沿线相关的红色遗存情况,挖掘出了一批红色故事。
据悉,拥有1条主线,6条支线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非常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路线,甚至会做一些路线上的调整,这是中央红色交通线无法被敌人摧毁的主要原因。线路大部分分布在广东省境内,特别是梅州大埔县由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赤白交界”地区,是中央红色交通线进入苏区“最后一百里”线路上重要的交通中转区域。
伯公凹为红色交通线重要节点
在活动中,记者实地走访了伯公凹节点,伯公凹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赤白交界”地区交界区。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高级工程师陈洪仁说:“从1930年底到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前,经这条红色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的领导干部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博古、任弼时等200多人。伯公凹在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位置十分重要,从这里到了永定后,就不用晚上摸黑走路,可以白天安全地前进了。”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在对这条路线走向的研究中发现,青溪官路与中央红色交通线大部分重叠,从茶阳老县城一直到虎市多宝坑村。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在茶阳镇至伯公凹之间存在着水路和官道(青溪官路)的组合。陈洪仁介绍说,“中央红色交通线时期,水路是首选路线,护送人员和比较重要的货物。然后就是青溪官路,它的作用是在敌人封锁不严的时候,分担了水路的任务,主要以传递信息、护送伪装较好或年龄较大的人员为主。”
打造红色革命教育新载体
昨日,中央红色交通线(南方线粤东段)首个信息柱揭幕,这个高三米的信息柱,主题为“红色耳目”,由48块瓷片组成,介绍了交通站棣萼楼的红色故事。据了解,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段的信息柱有四个,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设计,分为不同的主题。作为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交通站和秘密仓库,棣萼楼曾存放过重要的物资,信息柱围绕各节点史实而设计,人们可以直观了解到具有红色文化价值的人与事。
活动当天,粤港澳研学专家、文旅专家、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以下简称“三师”专业志愿者)、当地小学生在棣萼楼参与沉浸式研学活动。研学过程中,当地小学生情景演绎热播电视剧《绝密使命》中潘雨青(原型为蔡雨青)、孙同阶(原型为孙世阶)等人护送重要信息、对接重要人物的剧情,重现红色地下交通员的忠诚、坚韧与机敏,以及为了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精神。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陶英还携手“花腔精灵”声乐团队在棣萼楼、汀江游船上献唱《映山红》《唱支山歌给党听》《领航》三首经典红色歌曲,并在茶阳老街拍摄相关MV。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会同省直相关部门,指导南粤古驿道沿线地市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相关红色资源节点,激活各类沉睡自然文化资源,持续做好中央红色交通线等线路的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