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促进职业教育从“出口”抓起

练洪洋

  近日,人社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的通知。规划要求,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中,职业教育是“水龙头”。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20年底,我国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1333所,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毋庸讳言,与普通院校相比,职业院校多半处于“非主流”状态,对成绩优秀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大。职业院校大而不强,一果多因,荦荦大端在于,“出口”太少、出路狭窄。“出口”直接影响“进口”,因为就业渠道狭窄,打消了一些优秀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念头,从而也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打破全社会对职业院校“学历歧视”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人社部不久前也印发通知,要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比起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拥有更多行使公共权力的职能,享有更充分的财政投入保障,因此,党政机关招聘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敞开大门,让他们与普通院校毕业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具有更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指挥棒”功能。打开这个“出口”之后,对于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自我认同、提升职业院校的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

  锯掉看得见的门槛只是迈出第一步,在实操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看不见的门槛,影响着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获得感。比如,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如果考试内容和方法不改变的话,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考试能力难与普通院校毕业生相比,结果可想而知。对于这问题,相关招聘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现实,对招聘的条件和流程做一些调适,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公平参与更有效率,让这一“出口”的意义愈加彰显。        (练洪洋)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3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北京冬奥会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大湾区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更好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捐资不图回报传递着善良
微评
人人都是“社区设计师”
医保大礼包
期待文化出海刮起更炫“中国风”
促进职业教育从“出口”抓起
解决业主群纠纷,重在立规矩
让绿色成为冬奥筹办鲜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