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及时规范,防止体培跑偏

  热评

  体育培训老师应持证上岗,有犯罪记录的不得录用!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执教人员资质、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

  课外体育培训越来越红火。这一方面与体育中考分值的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越来越多家长、学生意识到体育之于成长的重要性,而从学科类培训中“解放”出来又让学生拥有了更多课余时间。但一片繁荣之下,亦有乱象滋生。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资质不足的“草台班子”浑水摸鱼,带来诸多问题,如师资不专业、课程毫无体系,场地不专业、安全没有保障,搞焦虑营销、应试倾向严重,高额预收费、跑路不时发生等。

  引导课外体育培训市场规范发展,不仅必要,而且迫切。《规范》及此前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来得正是时候。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规范》一大亮色。如针对师资问题,明确课外体育培训主体应对拟录用的从业人员进行背景审查,执教人员应持证上岗等;再如针对场地及安全问题,提出中小学校在完成教学计划后应因地制宜将体育场地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室内外场所应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装置,鼓励课外体育培训主体为参加培训人员购买人身意外险等。

  《规范》已经有了,接下来还需强监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对课外体育培训市场进行大摸底,重点整顿那些资质不足的“草台班子”,该叫停的叫停,该整改的整改,及时公布培训机构“白名单”,并在畅通投诉渠道、进行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对“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让家长、学生心中有数。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对课外体育培训市场进行规范,其实是最大地发挥体育“正向作用”的一个方面。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从多方着力。其中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是关键。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培训机构,专业体育老师均存在不小的缺口。正因如此,“体育培训老师年薪可达60万元”这一话题才会冲上热搜。故而有必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吸纳优秀的退役运动员入列,为体育培训引入源头活水。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③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湾区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深壹度·对话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教育周刊
   第A15版:求学指南
   第A16版: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创新市场监管,推动大湾区大发展
既要“硬联通”,更要“软连接”
破解恶意投诉,主责在平台
微评
广场舞告别“大声公”
完善权益保障,更好呵护“她力量”
及时规范,防止体培跑偏
凑论文“刷职称”?行不通!
“元宇宙”淘金当心被“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