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普课程进校园的需求激增。院士校园行、科学家进校园屡屡掀起热潮,不仅在中小学“圈粉”无数,更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欢迎。然而,盛情之下,科学家及科研机构也面临着“甜蜜的烦恼”。
对科学家而言,从前沿到课堂,其实没那么简单。一方面,尽管不少科学家有投身科普的热情,但因科研任务繁重,能用于科普的时间、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因对中小学生知识背景、学习能力缺乏掌握,如何精准开发课程定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前沿科学知识“固化”成课件,也成了一大难题。此外,对于一些学校和家长的“厚望”——希望学生能在知名科创竞赛中“摘金夺银”,专家教授们也表示“很无奈”。
显然,相对于写一篇科普文章、做一次科普讲座或接受一次媒体采访,给中小学生上好一门科普课程,并非易事。但仍有许多专家大咖、科研工作者投身“送课进校”这一“副业”,靠的是情怀与兴趣,靠的是责任与担当。青少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只有让科学种子在他们心中扎根,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才能把创新的接力棒传承好,让科技的火种越燃越旺。
科普课程进校园,利于长远。但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仅寄望于让科学家成为校园“常客”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提质增效?关键在人才。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做。对此,既要用好“存量”,使优质科普资源最大限度得以利用,也当开拓“增量”,引入社会力量助力,提供供需对接平台与服务,让科研机构工作者、科研院校老师及博士生、硕士生等可用人力资源参与进来、强化支撑。同时,既要集中力量,也要分散负担,加强协作,提升效率。比如,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用“众筹”的方法来开发科普课件:由所里课题组认领一节课的课件开发,再统一进行标准化。这种“化整为零”再“集腋成裘”的做法,无疑减轻了负担,也有利于对课程的持续性开发。总的来看,让科普根植校园,非一日之功,重在持续发力,形成合力。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