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职场监控不是生产力

  评论员观察

  你刚用办公室电脑下载了一个游戏软件,就接到公司技术部门电话警告。没错,你的在线工作正在被监视。据《工人日报》调查,当前,企业对员工进行数字化监管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甚至用监控防“怠工”。

  上班“摸鱼”抓现行,新玩法不断:追踪员工的电子聊天记录,安装自动追踪式摄像头、用“高科技坐垫”掌握员工不在工位上的时长信息……且不说,静悄悄地监控员工一举一动,其中有多少恶意揣测和不尊重,会让人多不自在,单从公司绩效上来讲,这也算不上什么好主意。难道说,把员工绑在工位上、定格在工作页面,就能万事大吉、业绩噌噌涨了?非也。这种工作“留痕”重于“绩效”的管理思路,反而容易把职场变异成秀场,滋生“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畸形企业文化。长此以往,形式主义、浮夸之风盛行,对企业、对员工都是低效无用的消耗。更何况,企业收集员工个人信息涉及隐私权保护,一旦触碰法律红线,既败名声,又惹官司,可谓一举多“失”。

  科技“管”人,切忌逾边越界。数字化监管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效能,但若把握不好监管的精度、人性的温度、法律的尺度,可能适得其反。无论企业如何利用“黑科技”,都不能无视员工的情绪和接受程度而滥用技术。帮助但不越界,在技术加持下以必要的物质精神激励,才能事半功倍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生代职场人更重视获得感。近年来,随着法治社会建设、公民权益意识增强,职场新面孔不断用实际行动改变着一些职场“潜规则”,如全天候待命、日常爱加班、时刻被监控等公司文化越来越吃不开了。近日一项对于90后下班状态的调研报告就显示,超7成90后表示“不等领导下班就先走”。

  同理心是最高明的管理法则。数字化监管的一个反例说明了问题。据报道,某企业创始人在公司安装了摄像头监控,想了解员工到底在做什么,有无耽误工作的行为。然而,不久后他便弃用了监控设备。因为他发现,安装监控后,员工聊天、玩游戏等现象并没有减少,反而使员工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职场不是秀场,而是企业与员工共进退的舞台。技术不是目的,唯有科技向善,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丁一)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A8版:最美广州奋斗者 ⑨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理论周刊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深壹度·调查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求学指南
   第A15版:湾区
   第A16版:体育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说政事
全面降准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智慧红绿灯 “点亮”出行新体验
执法岂可外包
职场监控不是生产力
帮你清除不良征信?别信!
微评
中老年相亲节目“出圈”之思
科学家进校园应成常态
让更多“二手”变成“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