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粤北山区已有了明显的寒意,位于韶关市东部的“中国最美小城”——始兴县的乡村振兴工作依旧热度不减。就在本月,东莞市塘厦镇先后有两支考察团队前往始兴进行考察对接,共谋新发展阶段的产业共建、全面帮扶,欲进一步推动两地在干部培养、营商环境、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入开展对接交流。当前,塘厦始兴第三轮对口帮扶正全力拓展全面帮扶新空间,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直建
产业共建结硕果 今年新签18个亿元项目
东莞塘厦和韶关始兴,相隔约300公里的两地因对口帮扶结下深厚友谊。从2016年开始,塘厦镇开始派驻驻村工作队对当地的12个相对贫困村进行帮扶。去年底,12个相对贫困村已全部达到脱贫出列“十项指标”标准,相对贫困人口348户913人全部达到“八有”脱贫退出标准。
今年,塘厦始兴第三轮对口帮扶指挥部全心全力推进产业共建、全面帮扶,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链接,取得了明显成效。指挥部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办公文具等主导产业,以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开展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活动,让产业项目实现“造血”功能。截至10月30日,今年新签约项目27个(包括工业项目22个、农旅项目5个),总投资65.9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
据介绍,今年引进的伯克杜仲育种基地已落户始兴县司前镇,并列入始兴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计划 2021年—2023年建成1000亩的杜仲育种基地。目前,该公司正依托育种基地,在车八岭生态发展人才驿站的基础上逐步建设“2个基地+2个中心”。根据规划,三年后将种苗种植范围扩展至全县,五年后落地深加工企业,成果在司前镇育种基地实现转化。
据塘厦始兴第三轮对口帮扶指挥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的帮扶工作将更加突出产业共建,充分发挥“1+N+1”产业共建协作机制,主动与塘厦、清溪、横沥三镇经济部门对接联系,共享信息资源、开展联合招商,同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强化服务与指导。
乡村产业种类多 带动当地农户劳动致富
从前期的脱贫攻坚到如今的乡村振兴,塘厦对口帮扶始兴一直重视增进民生福祉,让老百姓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始兴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省级“菜篮子”基地县。塘厦镇在帮扶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发展乡村产业,让村民留在家乡实现劳动致富,打造出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位于塘厦镇四村社区爱民街的雷公鱼消费协作专馆里,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始兴特色农产品,时令蔬菜、水果、干货以及各种鱼类……通过冷链车配送,每天都有始兴县的农产品抵达塘厦销售,构建起了始兴特色农产品供应链条,打通了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塘厦始兴对口帮扶指挥部的推动下,目前东莞和深圳两地已开设了始兴农产品直营店和配送店共38家,今年前10月的销售额达1574.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始兴县当地大约有1800户农户通过种养向专馆配送的农产品实现增收,平均每人每月可创收1000多元。
旅游帮扶创新局 为乡村振兴“造血”赋能
挖掘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对帮扶工作的“造血”功能非常重要。11月11日—11月12日,塘厦镇委书记黄贵洪率党政代表团到始兴县开展对口帮扶考察对接时提出,接下来的帮扶工作要努力在挖掘利用优势资源上多想办法,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上多想办法,进一步推动两地在干部培养、营商环境、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方面深入开展对接交流。三天后,塘厦镇组织了多家旅游企业前往始兴,考察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帮扶新局面。
据了解,始兴是“温泉之乡”,拥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客家大围、罗坝长围,广东省森林小镇——深渡水瑶族乡,以及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等一批优质旅游资源。
始兴县委常委、副县长,塘厦始兴对口帮扶指挥部总指挥曾东营表示,始兴的生态旅游资源本身就很丰富,距离南雄、仁化也不远,完全可以整合起来发展旅游业。第三轮对口帮扶以来,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始兴所有潜在旅游资源进行走访、梳理、统计,编印了专门的旅游招商手册,坚持一手抓旅游项目招引,一手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把始兴旅游纳入塘厦旅游宣传推广项目中来,一起谋划、整合推动。
通过前期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始兴旅游业有较大发展。以深渡水瑶族乡为例,这里是全省七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旅游资源丰富。位于主街道的旅游驻站项目,装修风格融入瑶族文化元素,并设有瑶族特色产品展柜、区域旅游产业推送电子平台等,提升了瑶乡旅游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