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鼓励作为,不让基层养闲人

  据半月谈报道,近年来,基层作风建设走向深入,基层干部队伍的责任心、执行力得到群众认可。但在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工作事务杂、体量大,忙闲不均、人员闲置的现象依然存在。有少数干部目标不清,对考核任务漠不关心,卸掉拼劲的同时也放下了责任。闲下来的基层干部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基层闲人”。表面上危害不大,实际上可能会给基层工作埋下不少隐患。

  “二传手”“老前辈”“隐形人”“背锅侠”,普通人或许光看名字,就能对各类基层闲人的“一技之长”有所了解。比如,“二传手”,这个在排球领域组织传导的关键角色,到了基层工作上,却成为上推下卸的代名词。上级委派来的工作,转手就甩给底下的专干执行,其心态就是“我传球了,能不能扣球得分就看你们了。”整场球赛,别人打得热火朝天,他却乐得偷闲,反正赢了一起赏,输了一起扛,混子本色暴露无遗了。

  若“二传手”是主动闲的代表,那么“背锅侠”可能就是被动闲的代表。就如一些“背锅侠”的基层干部以前也是“担当侠”,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但是由于工作容错空间太小,在屡屡碰壁之后,初生的牛犊开始变得“识虎更畏虎”了,干事的积极性受挫之余,一些年纪尚轻的干部甚至有了“老前辈”的懈怠心理,只想着平平安安混日子,当年的豪气与拼劲不再。

  有人说,各类基层闲人看似不一,却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不同的画像,其实分别代表着他在基层摸爬滚打时不同的境遇。他,很有可能也是从一颗“螺丝钉”开始做起,因上级任务分配不均而频频背锅,不幸成了“背锅侠”,后来为了躲锅而选择“隐形”,随着年龄增长成“老前辈”,最后把活“二传”给新来的“螺丝钉”,以此形成循环。

  要打破这一“闲人”循环,关键还在于压实基层作风建设。从主观上看,基层闲人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苦衷,但归根到底,还是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拧得不够紧,导致作风漂浮,政治定力不足。从客观上看,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未落实好,考核评价机制有待细化,这些都是导致基层干部思想容易松动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常态化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奖励愿意干事的人,包容愿意试错的人,更重要的是惩戒“占位不干事”的人。当基层闲人只能落得“人人嫌”的下场,那么,基层闲人也将不再。    (陈文杰)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聚焦区两会
   第A6版:聚焦区两会
   第A7版:广告
   第A8版:聚焦区两会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湾区
   第A12版:深壹度·调查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教育周刊
   第A15版:教育
   第A16版:体育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蓄势赋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升级肉菜市场,承载美好生活
减肥药?折寿药?
告别“老三件”,讲好文物故事
拒绝“颜值焦虑”需补美育课
鼓励作为,不让基层养闲人
科幻影视应反思“特效为王”
让“山寨桃”无路可逃
付费买课,就能取得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