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打造都市“桃花源”贵在因地制宜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不仅是现代人最渴望的田园梦想,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美底色。当前,广州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公园建设,打造了一批藏身于城央的“桃花源”。

  农业公园,顾名思义,即以农业为主题的公园。有人认为,农家乐是农业旅游“1.0版”,生态观光农业园是“2.0版”,而现代农业公园则是“3.0版”。这种观点有些片面。作为农业旅游休闲的高端形态,现代农业公园并不只是传统业态的简单升级,而是“多种元素功能的复合与叠加”。它是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种养业生产基地、田园风光、农耕体验、特色产业等资源为依托,集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展示、休闲旅游、研学科普、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于一身。

  近年来,有着广阔农地的广州,在现代农业公园建设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不仅为都市留住了一抹抹绿,为都市人诗意栖息留住了一个个“桃花源”,也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菜篮子”的丰富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助力巨大。

  因地制宜,是这些现代农业公园的一大特点。虽然这些公园在运营上都是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模式推进,但发展侧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有较大不同。如位于海珠区中心地带的“一方乐田”,地理位置较好,走的是大众化路线,成为公众休闲游玩、体验农耕之乐的好去处;而位于黄埔区大吉沙岛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水稻公园,则科研性、专业性更强,园内的160亩“隆平试验田”是第三代杂交水稻示范点。

  而“因地制宜”这篇文章还可以做得更深、更足、更透。走大众化路线的现代农业公园,不妨主动“走出去”,走进周边社区,与有条件的社区进行长期合作,由社区及有意愿的社区居民提供地方,社区居民参与耕种,公园提供种子、专业指导等,打造家门口的“口袋农业公园”;走进附近学校,向学生科普农业知识,帮助学校开设“农耕体验课”。“见缝插针”不仅能够让更多人体会到亲手耕种的乐趣,更加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粮食、拒绝浪费,也可以化解公园自身面积有限带来的用地不足问题。

  具有专业范的现代农业公园,要在专业上做到极致,除了不断加强科研能力之外,亦需重视对文化的挖掘,并将之与旅游体验的提升、产业的升级结合起来。就拿以水稻为主题的农业公园来说,即可考虑通过多种方式来立体地展现水稻种植文化,如鱼稻共养、鸭稻共养等种养模式,不妨让游客亲身体验一下,从中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再如垂直农场等新型种植方式,不妨通过实物展示,让游客感受科技的魅力。

  每个人都需要“桃花源”,每座城市都需要高质量的现代农业公园。只有将“因地制宜”这篇文章做好,才能拥有更多独具特色、高质量的现代“桃花源”。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新使命 大未来 ——聚焦两个合作区建设
   第A3版:新使命 大未来 ——聚焦两个合作区建设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广州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第A7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广州特点的现代化之路
   第A8版:广交世界 互利天下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湾区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教育
   第A15版:体育·教育
   第A16版:生活·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广州服务”闯出服贸新空间
打造都市“桃花源”贵在因地制宜
“玻璃门”难进
“禁礼”让教师节更清爽
“校长吃学生剩饭”是另类身教
“一把手”监督要“有一手”
像霍金那样,亮出生命态度
游戏防沉迷堡垒需社会共建
规范秩序让市场主体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