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季来了,大学生就业选择大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这是许多毕业生正面临的现实问题。
诚然,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大企业起点更高,相对来说也更稳定。不过,到大企业工作通常要充当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而在小微企业往往要身兼数职, 把自己磨练成一个“多面手”。相比之下,到中小微企业去发展,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和个人价值更容易体现出来。
我国的经济产业布局正发生变化。当前,许多新兴产业都源于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这群极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同样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相较于大企业,中小微企业给大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越来越大。同时,国家近年来加速为中小微企业赋能,不少从业人士的体会是,除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外,最重要的还是人才资源。比如人社部在7月22日召开的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话题提出了五方面举措,其中就包括“鼓励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就业”。具体到地方,以广州为例,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小微企业,广州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真金白银”的支持……相信随着这些利好政策自上而下的落实,大学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去就业的天地将更加宽广。
大学生群体中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到中小微企业工作体验不如大企业那般光鲜和舒适。有人在某社交问答平台上提问:“在大厂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个回答获得最多点赞:“如果你认为朋友圈晒出的头等舱旅程和健身房打卡就是大厂工作的全部,那就大错特错了,没有晒出的凌晨航班、撸完铁继续加班才更接近它真实的样子。”这个回答受到认同,也正说明了大学生个人要对就业有清晰认知:事业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任何平台、任何岗位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
时代越向前、国家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中小微企业对人才更是求贤若渴。目前,国家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支持广大毕业生就业创业,高校也应建立“教、学、做”合一的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就业意愿和潜质设置个性化课程,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增加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校园招聘,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宽广天地里挥洒青春,施展抱负。
(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