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名校生莫为“名”所累

  名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向来容易引人关注。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招聘名单在网络屡屡刷屏,一些企业的用工名单也在网上引发热议。“名校生+高学历”受到不少用人单位追捧。但同时,名校毕业生去基层一线、去企业流水线工作,则被不少网友质疑是“大材小用”。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常见。譬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北大博士毕业生去街道办工作,名校硕士送外卖、做保姆……有关的质疑声从未断绝。在很多人眼里,名校生应该是光鲜亮丽的,仿佛他们就该与街道办、中小学、工厂等单位“绝缘”,但求职是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人生也从来没有固定模式,个体选择应当受到尊重。

  在一定程度上说,名校毕业生能打破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接受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并不是什么坏事。劳动不分高低贵贱,无论何种劳动都是光荣的。相比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脚踏实地、从一线做起,未尝不好。试想一下,如果仅仅因为是名校生便自恃身份“高贵”,面对基层一线工作岗位,哪怕待遇保障优渥也不愿意去干,那样的择业观或许才更有问题。

  到底是不是人才浪费?答案还在于个人自身。如果只是为了待在舒适区,早早就选择“躺平”,那可以视作一种浪费。但万丈高楼平地起,沉下身子在一线锻炼,并不等同于输在起跑线上。成功的起点并非只有一个,成功的道路更有千万条。30余年“肉案写春秋”,北大才子陆步轩踏实创业赢得出彩人生就是一个有力佐证。

  当然,不可否认,从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才会更有效率。就此类事件而言,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的当下,用人单位以单向度的学历指标作为选人标准是否合理?原本不同教育体系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该在一条跑道上竞争?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如何更有效率地匹配能力和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如何提升工资和福利水平,引导优化人才配置结构?相比纠结于个体的职业选择,这些问题或许更有探讨价值。                  

  (张冬梅)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今日人物
   第A13版:区街
   第A14版:健康周刊
   第A15版:健康·百科
   第A16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新行政处罚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祝福领证“兄弟” 不忘“我见过你”
美丽广州
“全面降准”润泽千行百业
“恋爱险”既不浪漫也不保险
名校生莫为“名”所累
描绘文明中国的亮丽画卷
让文化盲道越走越宽
板子打在平台上,打车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