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
据报道,今年我国海水稻预计种植面积将达100万亩,今年年底将有大约30万吨海水稻大米摆上老百姓的餐桌。
看到这则消息,不少网友想起了一句话。今年1月,在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力争2021年推广示范100万亩,早日实现亿亩盐碱地‘荒滩变良田’的目标。”在会上,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
如今从南到北,从海边到内陆,海水稻正在越来越广阔的土地上落地生根、拔节抽穗——斯人远去,但袁老立下的宏愿正在一步步走进现实。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说得通俗些,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袁老毕其一生,专注田畴,致力于提高“东方魔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当年过八旬,他又把目光投向盐碱地,将培育耐盐碱水稻并大面积推广作为一项重要科研课题。海水稻有多重要?袁老曾题字,海水稻就是种福田。他这样测算,我国约有15亿亩荒芜盐碱地,利用好1亿亩种植“海水稻”,即便亩产只有300公斤,也能产出300亿公斤粮食,解决8000万人的吃饭问题。8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其意义不言而喻。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很多网友直到看过《山海情》才理解科技兴农的意义。在宁夏的戈壁滩上,风沙漫天,土地贫瘠。凌一农教授带领团队手把手教村民种植双孢菇,让农民的口袋快速鼓了起来。海水稻从盐碱地走向餐桌,其背后也正是科技的力量。1986年,广东农业科学家陈日胜发现了一种可以抗盐碱性的野生水稻。数十年来,海水稻的成长史,也正是无数科学家在盐碱地的奋斗史。提出荒滩变良田的设想,提出十年内推广面积达到一亿亩以上的目标,边穿水鞋边喊着“下田去!下田去!”……在中国很多地方仍流传着一位老人与海的故事。
“海水稻就是我们的终身事业,缅怀袁老将化成无限工作动力。”如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所说,科技工作者将继续“拓荒”,以科技之力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梦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在7月12日,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约十分之一人口面临食物不足困境。其中,亚洲面临粮食短缺的人口为4.18亿。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一再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乐见海水稻扎根在更多的“农业荒漠”,走上千家万户的饭桌,为“大国粮仓”助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我们就有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坚实底气。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