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工作部署,也是党中央赋予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使命。广东省委省政府积极落实、深入推进“双区”建设,充分释放“双区建设”叠加效应,并在2020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对广州来说,积极推进“双区”驱动背景下的“双城”联动,为广州借力“双城联动”全力打造城市副中心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打造城市副中心应是广州未来的发展重点
对于北上广这样的超大城市来说,规划建设新的城市副中心无疑是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城市副中心作为城市发展新的承载空间,可以有效疏解中心城区产业功能,优化城市空间新格局,从而极大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广州市委在2016年召开的十届九次全会上首次明确将南沙定位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并作为广州市“一把手工程”全力推动建设。在推进“双区”建设、推进广州和深圳“双城”联动背景下,南沙将成为广州推进“双城”联动的前沿阵地和承担“双城”联动深度合作项目的最佳空间载体。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到“着重提升南沙城市副中心”和“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双子城’”。这无疑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南沙不仅是广州推进“双城”联动的前沿基地和重点区域,而且“双城”联动将为南沙建设广州的城市副中心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借力“双城”联动打造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基本举措
在当前“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广州应遵循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推进统筹协调,发挥综合效应,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第一,以改革联动、创新联动、交通联动、产业联动为牵引,进一步做强南沙城市副中心的枢纽平台功能。一是以创建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为目标,以改革联动、创新联动为牵引,率先在南沙复制应用深圳综合改革的试点经验,在规划联合编制、人才双向流动、优惠政策共享互认、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应用、科技与产业合作平台共建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南沙承接广深港技术、人才、产业与项目转移的基础和能力,将南沙“三区一中心”功能定位优势、紧邻深圳的区位优势、后发展区域的空间载体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二是以交通联动带动创新联动、产业联动,加强南沙至广州、深圳中心城区的快速直达交通体系建设,以南沙为核心枢纽织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有效拉近广州与深圳的时空距离,促进创新要素、产业资源加速向南沙集聚;三是根据广深在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态圈等方面达成的战略合作意向,在南沙围绕科技创新与发展海洋经济、数字经济、旅游经济等加快合力打造若干合作示范项目,深化广深在科技、产业、服务、旅游等方面的项目布局对接和枢纽型服务平台共建,共同打造和融入“双区”驱动、“双城”联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全流通大格局。
第二,全面提升南沙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的省会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功能完整的国际化滨海新城。
要全面提升南沙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的综合服务水平,一要加大对南沙的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领域的资本、资源投入和规划布局,使南沙尽快达到类似于省会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并利用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优势提升对优质投资项目、高端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吸引力,在承接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溢出时形成区域集聚优势;二要利用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和共享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以南沙创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和建设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为契机,率先在人才户籍管理、人才流动、技术移民等方面开展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创新,打造高端特色医疗、康复疗养、健康管理、休闲养生等医疗健康产业体系,通过人才特区和医疗健康服务高地建设形成“长板效应”,提升南沙在“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发展中的核心竞争优势。
第三,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南沙参与广深“双城”联动和周边城市的协同合作,构建多层次区域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一方面,可借鉴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设经验,采取行政和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广州中心城区中受发展空间约束的省属市属机构、院校、企业国际业务总部、制造业及港口航运相关的新设行政机关等陆续疏解迁移到南沙副中心,加速促进南沙临港工业、航运物流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抓住广深“双城”联动发展机遇,积极承接深圳的技术转移、人才流动和产业外溢,积极推动广州优势的教育、科研、医疗、文化旅游等资源和深圳优势的科技、产业等资源在南沙平台上进行深度对接整合。此外,还要树立起大市场观、大服务观,不仅要加强与深圳的全面合作,也要全面深化和港澳、东莞、中山、佛山、湛江等地的战略合作、发展联动与特色产业链对接合作,力求在更高起点、更大市场空间上组织南沙的产业布局和平台建设,在更大区域中发挥南沙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与功能。
【作者系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市新型智库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本文是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智库重点项目(课题号:2021GZZK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