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7月5日,瑞士日内瓦传来消息,由横琴新区国企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筹备、组织编制的国际标准提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综合管廊运维)获批立项。该国际标准提案是我国在综合管廊及其运维领域主导发起的首个通过立项的国际标准,填补了智慧管廊国际标准的国际空白。同时,标志着智慧城市综合管廊运维领域出现了中国声音、横琴烙印,增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获国际认可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地下隧道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为满足功能要求,需同时集成照明、通风、监控、通信等数个系统,从而形成新型的城市地下智能网络运行管理系统。
2010年5月,启动开发不到一年的横琴新区在横琴环岛北路打下综合管廊第一根桩。当时国内综合管廊建设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也没有出台相关的设计和施工规范。为了实现国际化、超前的规划设计理念,横琴新区多规合一、大胆创新,于2013年11月,建成总长度为33.4km、投资额22亿元的横琴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管廊纳入给水、电力(220KV电缆)、通信、冷凝水、中水和垃圾真空管6种管线,同时配备有计算机网络、自控、视频监控和火灾报警四大系统,具有远程监控、智能监测(温控及有害气体监测)、自动排水、智能通风、消防等功能。
2018年8月8日,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文,由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21家国内管廊建设、运营相关单位组成的智慧地下管廊基础设施管理国际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
此后3年里,工作组标准修订与管廊运维同步推进,目前横琴综合管廊内已安装“光纤温度传感”“光纤气体检测”“光纤结构健康监测”“光纤震动防入侵”“光纤液位传感”五大系统,正在部署安装“光纤声音传感”,正在研究“嗅觉”的实现。新系统的投入使用将实现“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智能监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运营”,使横琴综合管廊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的运营标杆。
智慧管廊国际标准打上横琴烙印
2018年,放眼全球综合管廊的标准化工作,综合管廊运营管理的国际标准处于空白状态,这一年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次牵头制定新的国际标准。
3年来,智慧地下管廊基础设施管理国际标准工作组,在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珠海、横琴新区相关政府单位的支持下,多次组织国内外专家共同沟通、修订,从无到有,创新性推进国际标准立项工作。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管廊运维”国际标准的立项有助于打造管廊运营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运营体系,形成智能的、先进的管廊运营服务管理能力,提高了管廊运营管理水平,为管廊行业树立了运营管理模板和标准案例,为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发挥重要的示范效应。同时,标志着智慧城市综合管廊运维领域出现了中国声音、横琴烙印,增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