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
这次重点检查有几个亮点。首先,这是首次依据《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两部法律打出的“组合拳”,市场监管的综合效益突出。其次,这次重点检查是在课外教育支出占全国支出比重近三分之一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展开重拳出击,专门针对大型机构,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再次,此次重点检查运用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12345、12315等平台的投诉举报线索,与家庭、社会力量协同出击。正因如此,此次重点查办的案件颇有代表性。一类问题是虚假宣传。一类问题是价格欺诈。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业乱象,只会更加重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焦虑。
如今,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是大势所趋。对校外培训来说,“双减”才是“治本之策”。也就是说,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经营行为,学校教育同时拿出应有的担当,“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才会被破除。依照“双减”的逻辑,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关键要在源头施治。
这意味着,校外培训机构从进入市场的一开始,到开展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监管都必须发挥实效。因为这类培训机构通常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所以业内人士建议实施备案审查制度,亮出监管的“牙齿”。与此同时,要用好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用市场力量约束企业违法行为。通过这类监管创新,家长和学生能够对不良机构有所辨别,校外培训市场就会日趋良性发展。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