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艺术精品及诸多北京画坛名家的作品展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展览将展出至5月30日。
何香凝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展览由何香凝艺术精品、何香凝与北京画坛艺术家合作画、北京画坛艺术家精品三部分组成。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表示,“希望借助何香凝美术馆馆藏和北京画院馆藏两个专业机构的藏品及学术力量,共同推进何香凝艺术及近现代美术史相关个案的研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巧蓉
图片来源主办方
何香凝与诸多北京画坛名家作品共同展出
何香凝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画作气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这也是她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在创作中,何香凝将日本画法和西洋画风融会贯通于水墨画,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探求。1914年所创作的《狮》是何香凝代表作之一,狮子卧于山岗,现雄霸之姿。
除了山水画和狮虎图,她还喜画岁寒三友,尤善寒梅,喜寒梅之傲雪不低头。1928年,何香凝、经亨颐、陈树人合作《松·竹·梅》,是其早期绘制岁寒花卉的代表作,颇具文人画风。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37件何香凝美术馆馆藏精品之外,还展出北京画院馆藏的叶恭绰、齐白石、徐悲鸿、陈半丁、郭味蕖、胡佩衡等21位画家的69件(套)作品,题材涵盖人物、花鸟、山水三大传统主题。
以“集体创作”为视角探究何香凝的艺术创作
“何香凝晚年定居北京,她与北京画坛多位艺术家的合作画可视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特别的案例,其视觉意义已经超越一般意义诗书画的‘雅集’,我们期望以近现代美术史个案的研究视角,从‘集体创作’的主题,对何香凝的艺术创作,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蔡显良说道。
这次展览中,有10件为何香凝与北京画坛大家的合作作品,包括与叶恭绰、汪慎生、王雪涛合作的《枫·鸟》,与廖承志、胡佩衡、王雪涛、周元亮、溥雪斋合作的《把酒当歌》,与陈半丁、汪慎生、胡佩衡、邱及合作的《凌霜逞艳》,与廖承志、胡佩衡、王雪涛、溥松窗、周元亮、潘素合作的《山林雾霭》,与徐悲鸿、廖承志合作的《倚松读书图》等。
对于无法借展,但对诠释展览主题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件作品:1951年何香凝、叶恭绰、王雪涛、胡佩衡、溥雪斋、汪慎生在画家陈半丁家集体创作的《百花齐放》以及1955年由齐白石、何香凝、陈半丁、于非闇等14位画坛名家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的巨幅《和平颂》作为历史文献置于相关展览单元。
据主办方介绍,由齐白石、何香凝领衔,十余位著名画家合作的《和平颂》是由中国美协出面组织的一次全国最高水准画家的高水平创作。创作者们在中国美协旧址(北京帅府园)搭建画室,展开绘制工作,历时半个月,于当年5月完成,可谓神速。集体创作非常讲究配合默契,一旦细节处理不好,整幅作品将会平庸无奇甚至废掉。这幅巨作由齐白石开笔画石头,何香凝画松,陈半丁画紫藤,于非闇、李瑞龄、张其翼三人画和平鸽,汪慎生画菊花,马晋画竹,徐燕荪画兰花,杨敏画桃花、梅花,王雪涛画牡丹,吴一舸画蝴蝶兰、溪水,最年轻的田世光画玉兰。画面右上角由郭沫若题名:“和平颂。一九五五年六月郭沫若题”,再由陈半丁题跋。该幅集体创作献给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作品展出时,获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