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标 杨敏
2月4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2015年成功申办以来,北京冬奥组委在过去的两千多个日夜风雨兼程,用心兑现申办时的坚定承诺。离冬奥会开幕还有一年之际,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为办赛基础的12个竞赛场馆全部按时完工,这让国际体育界纷纷给予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投出“信任票”。国际奥委会认为,中国已做好了准备。一年后,全世界顶尖运动员将共迎北京冬奥会这一历史性体育盛会的开幕。
场馆 三大赛区12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
场馆建设是办好一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基础,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到来之际,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12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如期在去年12月交付,在设计、建造、测试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理念。
北京赛区承担冬奥会全部冰上项目和滑雪大跳台项目,共有六个竞赛场馆,包括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和首钢滑雪大跳台。首钢滑雪大跳台是首个完工的新建竞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是首个完工的改造场馆,被誉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也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其建成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规模创下世界体育馆之最,但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
延庆赛区海拔最高点2198米,是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该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四大场馆在去年12月29日全面完工。
张家口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的举办地。新建的古杨树场馆组群包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其中,“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该赛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
信心 冬奥会筹备工作获IOC高度肯定
过去两天,北京2022年冬奥会代表团团长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国际奥委会(IOC)主席巴赫在开幕式致辞中赞扬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表现出色,并表示IOC对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最近一周,巴赫在不同场合数次高度肯定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此外,包括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国际雪车联合会主席伊沃、冰舞世界冠军西泽龙等国际体育界人士均向北京冬奥会筹备投出“信任票”。
巴赫表示,IOC认为中国已做好了准备,迎接全世界顶尖运动员参加这一历史性的体育盛会。现在离开幕还有一年时间,他希望北京冬奥组委与IOC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密切合作,确保赛事安全顺利举办。
北京冬奥会测试赛根据当前的全球疫情形势进行调整,巴赫透露,IOC十分赞赏和欢迎调整之后的测试方案,因为安全办赛是最重要的。他还称赞中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并实现经济复苏是了不起的成就。
备战 中国重点项目队伍苦练技能
2021年花滑世锦赛将于3月22日至2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今年的世锦赛也是北京冬奥会资格赛,直接决定着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项目的参赛席位分配。
中国花样滑冰集训队明确将参加世锦赛,他们也是目前中国冰雪为数不多走出国门参赛的队伍。作为中国冰雪的重点队伍,中国花滑队承载着在北京冬奥会上冲击金牌的重任。过去一年的疫情让队伍外出参赛备战受到影响,队员只好在家中苦练技能。
据悉,2020年中国杯结束后,队伍为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并将体能转化为专项能力的提高,专门前往云南进行了为期3周的高原训练。为解决缺少比赛的问题,刺激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队伍想了很多办法,包括举办队内测试赛、对抗赛等。
双人滑是中国花滑的王牌,也是中国花滑在北京冬奥会上最有能力冲击金牌的项目,其中世锦赛冠军组合隋文静/韩聪无疑是冲金主将,不过伤病是两人最大的敌人。本赛季腰部手术后一直处于恢复中的两人将同时在本次世锦赛上复出,上演赛季首秀。
相比之下,另一支中国冰雪的金牌队伍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处境更尴尬,通过大规模的跨界跨项整合以及教练团队变更后,队伍尤其是教练班子在平昌冬奥会以来还在摸索和磨合。原先的金牌教练李琰“下课”,由没有执教经验的王濛代替,但后者带队不到一年便被解雇。之后,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团队再次重组,也请来了同样没有执教经验的安贤洙。而运动员的变化则不大,主力仍是老面孔,并没有强劲能力的新人冒出,武大靖、范可新依然是男女项目的核心。在没有参加国际比赛的情况下,队伍只能通过国内比赛来考察队员。
根据国际冬季两项联合会昨天的消息,出于防疫考虑,中国冬季两项队明确不参加本月10日至12日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世锦赛。事实上,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冰雪国字号队伍的现状,即选择在国内训练备战。如中国冬季两项集训队、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集训队、高山滑雪集训队、单板队等队伍都在崇礼各个冬奥场地训练,而国家男、女冰壶集训队则在首钢体育园长久驻训。此外,国家雪车雪橇队目前也正在延庆雪车雪橇中心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钢架雪车队是2021年第一支出境参赛的队伍,广东选手陈文浩成为站在洲际杯冠军领奖台的第一位中国人。不过,将在本月举行的雪车雪橇世锦赛,欧美强队悉数参加,而之前的世界杯分站赛都是欧美队伍检验训练成果的平台,中国队大概率又将缺席。
突破
新项目有小将担纲
中国冰雪项目大多数运动员选择在国内训练和参加队内赛,同时也有部分中国冰雪新项目的年轻选手勇敢在国际赛场上拼搏。这两天在世界极限运动会冬季比赛场地上,中国冰雪的新希望谷爱凌再次让全世界瞩目,首次参加这项赛事的她一下子出战三个项目,并且在U形场地和坡面障碍项目毫无争议地收获金牌,同时还拿到大跳台铜牌,让外界看到中国队选手在冰雪项目上的强大竞争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本土作战的中国冰雪体育军团将一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样实现全项目参赛。“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除了花滑、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这些原有的优势项目,中国新增的冬季项目无疑将给国人带来意外惊喜。
谷爱凌在本次世界极限运动会冬季比赛出战的三个项目尽管并不是中国冰雪的新增项目,这些项目中也不乏强手,但就中国冰雪而言,因为谷爱凌的出现,中国代表团一下子增加了三个夺金点。在去年的冬青奥会上,谷爱凌就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她在U形场地、坡面障碍和大跳台的能力,在这三个项目上她“大杀四方”,夺得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由此,不难想象,在北京冬奥会上,在自由式滑雪U形场地、坡面障碍和大跳台项目,谷爱凌将有能力为中国冰雪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雪橇雪车项目虽然是中国冬季项目中的新生事物,但经过几年的培养,中国运动员如今已有能力与世界高手掰手腕,尤其是钢架雪车。这些项目过去未能开展主要是苦于没有场地,如今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让中国拥有了世界顶级水平的雪橇雪车赛道,凭借东道主优势,中国选手有了更多熟悉赛道的机会。
2018年平昌冬奥会让韩国有了方便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雪橇雪车赛道,韩国选手从而实现了雪橇金牌“零的突破”。明年,中国选手同样有能力在冬奥会赛场上创造属于中国冰雪的新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