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烹饪大师”、粤菜大厨张志强:

36年执着粤菜味道
向世界展示岭南美食

张志强
创意美食——黑松露糯米炒龙虾
岭南美食名菜——市师鸡

  近日,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岭南集团属下东方宾馆行政总厨张志强荣获“202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他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粤菜师傅。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在张志强眼中,只要食物营养搭配合理,口味得到食客认可,就是出色的菜品。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厨师需要去追求“很极致的东西”。今年54岁的张志强已经入行近36年,在高高的厨师帽下,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作为一名厨师,他是一个对味道很执着的人,左臂的口袋中常备一把调羹和一把小刀用来试菜,如果味道不对有时“会翻脸”;但作为一名食客,张志强是一个不挑食、随和的人,平时吃饭就是为填饱肚子而已。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张志强威水史

  “中国烹饪大师”

  “粤菜文化传承大师”

  “我最喜欢的亚洲名厨”

  “广东餐饮四十年杰出总厨”

  “中国酒店业十大星厨”

  “中华金厨师”

  “南粤技术能手”

  “广州十大名厨”

  “中国粤菜名厨”

  入选“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

  “广州餐饮大师”

  入选“法国国际美食协会蓝带会员”

  “202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广州有两座著名的“五羊”雕塑,一座是广州的城市标志,坐落于越秀公园内;另外一座则是位于东方宾馆中庭花园草地上的“五羊”塑像。 张志强与东方宾馆结缘于1994年,彼时他是入驻于东方宾馆的一家“中国会”餐馆的行政总厨,在1999年餐馆被东方宾馆收回后,张志强便成为了东方宾馆的一员。

  从“食堂师傅”到“酒楼主厨”

  回忆起入行的初衷,张志强颇有些感慨,因为在当时他入行的原因是“能有得吃,吃得饱,不用钱”。

  1984年,高中毕业的张志强得知了花园酒店招聘厨师的消息,便马上去报考。他说,自己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工厂子弟继续在工厂里工作。

  “当时完全是为了生活,所以进入哪一行都是有可能的。这么多年下来,我也很庆幸,自己的选择比较正确。”张志强说,在他入职后的第一个月,就有100元的工资,比起父母在工厂每月四五十元的工资高出了不少,“那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一开始,张志强入职的岗位是在食堂做大锅饭,几千人就餐的大食堂,都是他来掌勺做菜。“尽管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技艺不那么精细,但也为之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他告诉记者,入职后两年半,他的技艺却遇到了瓶颈,没有进展。“好的待遇我都不要了,到了东山一家著名的酒楼重新开始做起。”

  张志强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年轻,“上班有时间,下班没时间”,有时候酒楼的水渠堵了,他也主动去挖沟渠。“自己也会偷偷在灶台上试着学煎炸。”这些都被香港来的大厨看在眼里,渐渐地也开始教这个勤奋的年轻人。张志强也更加努力地学习烹饪技术。

  到了1989年,23岁的张志强就成了一家酒楼的主厨。“当时的机会确实多,还有师父的认可,再有就是可能有点天赋,学东西学得比较快,技术提高也比较快。”

  “客人喜不喜欢是唯一标准”

  做了这么多年粤菜,对于粤菜到底是应该固守,还是该不断创新,张志强有着自己的理解,“无论是固守还是创新,只有客人认可喜欢,才是它到底需不需要改变的唯一标准。”

  针对固守与创新,张志强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早在他刚刚成为主厨时,他就研究出了一道“上汤凉瓜”。“当时我们是第一个用上汤做凉瓜的酒家,将上汤的鲜美与凉瓜不讨喜的苦味相融合,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如今,许多酒楼都会制作上汤青菜这道菜,但是“上汤凉瓜”这道创始菜,却由于口味相对于其他蔬菜还是不够讨喜,所以逐渐地就没有人做了。但用上汤制作蔬菜的这个做法却被保留了下来,“现在的这个时节,制作时用上增城的迟菜心,味道必定非常好。”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许多当时创新的菜品可能已经逐渐被取代或改良,但是并不代表这种创新理念并不重要。

  张志强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多年前,他将香港很出名的一道菜“避风塘炒蟹”引入广州,但是当技术和见识进步之后,真正的“避风塘炒蟹”反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了。他介绍,当时学习的“避风塘炒蟹”做法非常复杂,相当于在热油里炒菜,炒出的味精带有咖啡色,非常香。“我现在做都没有十分的把握,能够做到七分就不错了。”

  张志强告诉记者,现在做这道菜的流程步骤简化了许多,而且味精也基本上没有人用了,“我觉得简化版的也挺好,只要记住了口感,了解到了做法,做得能让客人满意就可以了。东方宾馆有道名菜叫‘市师鸡’,四十多年来一直都受到食客的追捧,只要厨师把这道菜的口味‘固守’住就好了。”张志强说。

  积劳成疾仍心怀食客

  多年高强度的厨师工作,让张志强积劳成疾。“医生说,是劳累过度引起的胸膜炎、肺积水、胸积水,如果再晚送来一阵可能有生命危险。”张志强回忆,当时他正在高明进行采风,疾病发作痛了一个多小时,实在顶不住了才送到医院。

  他说,当时这种断断续续的痛已经有差不多一年了,但并没有太在意,身边常备了止痛药,只在痛得不行的时候服上一两片,但那次是实在熬不住了,想不到送到医院一检查会这么严重。

  “那段时间一直比较忙,当时并不觉得,后来想想可能自己的确太劳累了。”张志强说,每到有重要接待或者大型活动期间,他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差不多每天早上7时就起床,直到晚上9时许才能回家休息。他举例,如每年两次的广交会,都是他非常忙的时间段。而大型的节假日更是他最忙的时间,“从入行到现在,我在家吃年夜饭的次数不超过五次。” 张志强无奈地说。

  “我是一个对菜的味道很执着的人。”张志强说,他现在尽管是以管理工作为主,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厨师,所以在别人休息的时间,他才会回到办公室批改一些文件,而大多数时间他都在西餐厅、中餐厅走一走,试一试菜。“可能有些厨师在技艺熟练之后就很少试菜了,但是我要求厨师一定要自己试菜,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吃的口味,怎么拿去给客人吃。”

  因此,张志强在自己左臂的口袋里常常放着一把精致的小刀和一把调羹,以备在他试菜时使用。“尽管不可能做到每一个客人都认可,但是一定要做到符合大部分客人口味的标准。”

  此外,作为岭南集团“粤菜师傅工程”主要成员之一,张志强更深入广州从化、肇庆封开、阳江海陵岛、清远连州、佛山高明、贵州毕节、梅州广梅园等地,为乡镇厨师开展粤菜师傅培训、研发当地风味乡村美食菜单。“我觉得‘粤菜师傅走进美丽乡村’非常有意义,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公益。”张志强说。

  粤菜既“包容”也“计较”

  2009年,张志强赴韩国参加“韩国美食节”的“中国馆”菜式表演;2017年他主理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珠江夜游特色餐饮服务,为出席嘉宾呈献“岭南待客之道”;2019年他又代表广州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和海南博鳌(亚洲湾大酒店),负责协助论坛宴会团队做好粤式餐点的筹备工作,并参加“中韩”“中日”友好城市交流活动,展示岭南美食的魅力。

  “这些工作都准备得很充分,平平稳稳的。”张志强笑着说,但实际上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却是一个“不挑食”的人,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个人生活习惯,无论东西好不好吃都要尝一尝,“不好吃也要试过才知道。”说着,他拍了拍自己略微鼓起的肚子。

  而由于对食材的执着,张志强还曾经生吃过不少牛肉,“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牛肉真的口感不一样,我们就是要试出这个牛肉的优劣之处,好吃是哪里好吃,不好吃是不好在什么地方。”他表示,粤菜是十分“包容”的,可以千变万化,包罗万象;同时也是非常“计较”的,不时不食,坚持原汁原味。

  张志强有一个想法,就是在退休之后,好好休息一下,到处走一走,吃吃喝喝尝遍各类美食。“对美食的追求是很极致的东西,要营养搭配合理,也要味道符合大多数食客的要求。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张志强说。

 
     标题导航
“中国烹饪大师”、粤菜大厨张志强:~~~
~~~律师建议签订收养协议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打开“生命通道” 为逝者延续生命 助患者重获新生
   第A1版:头版
   第A2版:2021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3版:2021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4版:2021广州两会·民生实事
   第A5版:2021广州两会·代表建议
   第A6版:要闻
   第A7版: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
   第A8版:理论周刊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2021广州两会·经济
   第A11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2版:创文特写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今日人物
   第A15版:湾区
   第A16版:体育·阅读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36年执着粤菜味道 向世界展示岭南美食
民法典放宽收养条件
15年不懈奔波的“生命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