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部分财商教育机构涉虚假宣传、诱导贷款买课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中国证券报记者戴安琪、王方圆)“交了7999元学费,只上了一天课,微信群就被关闭,所有承诺化成泡影,上当受骗了!”

  “报名之前说很快就能把学费挣回来,完全是骗人的!”

  ……

  究竟是什么引得上述人群屡屡控诉?

  记者日前调研发现,一些财商教育机构在授课过程中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甚至诱导贷款买课等行为,引发消费者的诸多不满。

  投诉不断

  黑猫投诉APP上,关于“理财课”的投诉逾百条,主要集中于“虚假宣传”“课程内容假大空”“诱导消费”“退款难”等问题。

  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交了7999元学费,进入所谓“金卡进阶班”微信群后,只上了一天课,群就被关闭。还有消费者认为开课机构不断“洗脑”,诱导学员交钱学习。“前几节课神神秘秘地说赚大钱,后面就要求购课听精华部分”“三个小时的课程中有两个多小时都是劝人购买课程”。

  有消费者投诉,财商教育机构大肆宣扬理财课,“甚至诱导用花呗和信用卡消费”。退款难也是一大问题。“课程内容和自己想要的结果相差太远,想要退款。然而无论怎样说,就是不退款给我”。

  卖力营销

  诸多投诉背后,是理财培训机构的卖力营销。当前,理财课广告在直播平台、社交平台铺天盖地,且常冠以“小白理财”“零基础也能学”字样。

  在宣传直播过程中,所谓的“导师”有三大营销利器。

  一是以理财成绩截图作为“诱饵”,宣传教会学员无风险赚钱:“手把手教你做行情分析,让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 “教你零成本一年白捡几千元,无风险14%的绝对收益”。

  二是以贫富差距之名传播财富焦虑:“贫富差距已摆在面前。什么都不做,你与别人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明天的课我会教大家如何抓住行情”“穷人永远找借口,富人永远讲方法”“掌握知识,掌握逻辑,否则你只会被时代抛弃”。

  三是限时营销。这些“导师”通常宣称:“这是近期最后一次基金课,抓紧时间完成报名”“这期课程之后,学费会从5180元调到6180元……要么现在支付全款完成报名,要么先用定金占住名额,下课之后补齐尾款”。

  然而,十余天后,记者发现上述“导师”提到的进阶理财课依然在售,且售价未变。

  路在何方

  近年来,随着A股市场的火热,公众理财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财商教育”成为热词。

  天眼查信息显示,近一两年,含有“财商教育”字样的公司成立100余家。

  部分财商教育机构利润颇丰。据一位财商教育机构高管透露,其公司3年时间年收入超10亿元,学员数量超4000万人。

  但与财商教育机构高收入同步增长的消费者投诉不能不引起重视。此外,有机构鼓励“理财小白”开户炒股,也应引起警惕。

  高文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文艳认为,未来财商教育机构应进一步加强自律。“正规财商教育机构展业时,要区别不同水平的投资者,强调投资有风险。要避免在课程中表述绝对的话语,引发受众群体误会,导致损失。”

  “理财课的受众也应保持理性。一方面,不能轻信一些以理财之名、行诈骗之实的课程,或者轻易相信他人推荐的股票;另一方面,在选择课程之前,要对财商机构有一定了解。”郑文艳表示。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国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旅游
   第A15版:旅游·揾食
   第A16版:文创·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追热点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七次主任会议召开
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
去年有意回国就业海归猛增33.9%
第18届金龙奖启动
部分财商教育机构涉虚假宣传、诱导贷款买课
家婆去世后 儿媳能否继承遗产?民法典有规定